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周氏周馥家训家规惠及子孙后代

  此次,东至县档案馆首次通过本报向社会披露了周馥去世后其子汇编的39本《周愨慎公全集》,主要内容由奏稿、电稿、公牍、治水述要、河防杂著、家训、家规等部分组成。另外,周馥与孙子周叔弢的对话随笔《负暄闲语》,也成为周氏子孙人才辈出的家训宝典。周馥这位兴学堂、办洋务的晚清大臣背后,是一个庞大兴旺的家族,自周馥始,已经绵延五六代,繁衍子孙数百人,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世界各地。到了20世纪下半叶,周氏家族走向世界,形成了一个文理并重、中西交汇、百花齐放式的学术大家族,足足风光了一百多年。
 家训家规约束后世子孙
    在东至县档案馆,工作人员向记者首次披露了馆藏的《周愨慎公全集》,记者小心翼翼地翻看,里面有家训六条、家规十八条。家训六条中,有培心地;积阴功等。在家规十八条中有:重孝悌;端表率为家长者,必须谨守礼法,以御群弟子;勤学业等。
    据东至县档案馆的研究人员介绍说,周馥去世后,谥号周愨慎公。东至县档案馆馆藏《周愨慎公全集》共39本,由周馥的儿子整理汇编成册,主要内容由文集、诗集、易理汇参、奏稿、电稿、公牍、治水述要、河防杂著、家训、家规等部分组成。
    “周馥是1921年去世的,在第二年,周馥的几个儿子就将周馥生前写的各种奏折、诗文集和家训等汇编成册。”东至县档案馆姚北生向记者介绍说,由于周馥在晚清影响很大,属于中国历史名人,目前这39本《周愨慎公全集》在东至县档案馆还处于封存馆藏状态,“这39本《周愨慎公全集》对于研究周馥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祖孙问答随笔起指导作用
    而对于周氏家族兴旺发达跨越百年而不衰,另外一本周馥与周叔弢祖孙问答随笔《负暄闲语》也是功不可没。
    作为东至周氏家族昌盛至今的奠基人,周馥为训诫子孙而作的《负暄闲语》在子孙的成功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精神指导作用,周馥的子孙成就斐然闻名天下,远远超越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负暄闲语》这本书是周馥为教育子孙后代而撰写的散文体家训,分别从读书、处事、待人、治家、延师、婚娶、卜葬、祖训、鬼神等十二个方面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和建议,以此约束子孙的行为,周馥之后东至县周氏家族一直人才辈出长盛不衰,《负暄闲语》作为治家宝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东至县周氏文化研究会筹备处负责人、东至县委党校副校长谢忠惠向记者介绍说,当年周叔弢十五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加上又患有肺病,也需要照顾,身为祖父的周馥对此深感痛心,便将小孙儿周叔弢带在身边。在这段时间里,周馥无论去哪都带着周叔弢,周馥到庐山,周叔弢跟着到庐山;周馥到芜湖,周叔弢也跟着到芜湖。研究周馥家族的谢忠惠说,那个时候,周叔弢在周馥身边,向周馥问了许多问题:怎么读书、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就连算卦、风水也问,而周馥根据圣贤典籍一一作答。
    周馥在《负暄闲语》中嘱咐后人“儒者修己治人,人道也……我家子弟,总以专重儒修为主,不可邪趋旁骛”。书的开篇就谈“读书”,并且以孔子的《论语》为例来作分析。可见周馥对儒家思想是相当推崇的。
  周家十分注重子女传统文化教育,《周礼》、四书五经为必修课。周馥祖父从周馥四五岁起就开始教《论语》“巧言令色”等章,《孟子》“舜浚井完廪”章。待五六岁常以浅俗诗歌教导,如“身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不下数十首,周馥在回忆祖父时,忆及儿时念诗书说,至今犹大半记忆。周馥为教诫诸孙,留下洋洋六万字治家宝训《负暄闲语》;留下《示海铭二儿》等诗篇。周学熙专事成立“师古堂刻书局”,亲定审书,精美刻书,以备家塾之用。所选书目,迄今都是为人、为学的重要书目。周叔弢为子女亲定课程表,购买适用书籍,等等事例不胜枚举。
    《负暄闲语》要求子孙“行善以能兴学、教人为上,周济孤寡次之”。并列举自己捐建本邑文庙;成立“乐济会”,周济族戚孤寡;用“孝友堂”田租,专留济本支子孙、孤寡与极贫者欲进学堂而无赀者。后又给池州府中学堂和建德小学堂捐款,直到力歇财罄。他告诫子孙:“他日即不能扩充善举,断不可使已成之业废弛中辍,致负孤寡之望。”周氏家庭五代书香,百年家风不坠,可以说做到了崇儒、积德。
周氏人才之多足可办大学
    也正是周馥的家训家风,周氏家族也是人才辈出。周馥长子周学海,是一位很有声望的医学家。在周学海的五个儿子中,长子周今觉是著名数学家和邮票大王,三子周叔弢知名度最高,既是著名实业家,又是一代藏书大家,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周学熙,是周馥的第四个儿子,他是大名鼎鼎的北方民族工业奠基人。周学熙的长子周志辅,集实业家和收藏大家于一身,人称戏单大王;三子周叔迦,现代著名佛学家,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佛学院院长等职。

  周馥家族的第四代,更在中国文化学术界人才蔚起,大放异彩。周今觉的长子周震良,既是收藏家,又是山东工学院电机系教授;次子周熙良是著名文学翻译家、上海华东师大外语系主任,一生著作良多;三子周炜良,是世界级的杰出数学家。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史学大师周一良和数学大师周炜良,他们相差两岁,都是周馥家族的第四代传人,他们一文一理,遥遥相对,各具辉光。
  周一良作为当代中国学术界著名的史学家,幼时打下深厚国学功底,后又接受新式教育,先后就读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留学日本和美国,精通多门外语。他在魏晋南北朝史、世界通史、日本史、亚洲史、敦煌学等学术领域颇多创获,长期执教北大,是中国史学界的泰山北斗。去世不久的季羡林曾这样回忆周一良:“中年后他专治魏晋南北朝史,旁及敦煌文献,佛教研究,多所创获,巍然大师,海内无出其右者。”
     而在国际数学界,周炜良的名字亦如雷贯耳。2000年10月,代数几何与代数拓扑国际学术会议在南开大学召开。江泽民在会见中外著名数学家时,美籍华裔数学家、中科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教授就向江泽民介绍说,此次会议就是为了纪念两位已故著名华裔数学家——周炜良和陈国才。

  厚德方能载物,爱国才能行远。周氏后人,在国家风雨飘摇中,没有一人走入歧途,且懂得与时俱进,绝大部分在文化学术界发展,并在各自领域为新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有人统计,周家的人才之广、教授之多,可办一所中等规模的大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