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稀奇,高台有个“百姓”村

稀奇,高台有个“百姓”村
  

 

    一个村有97个姓
    4月1日,记者走进了天城村。村庄三面临山,一水环绕,地势险要。村子入口处,高高的城墙尽显历史沧桑,远处的山上,高高矗立的烽火台和长城遗迹,似乎在无言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村内,街巷纵横,村舍整洁。村边的田地里,冬麦青青,地埂上的白杨树枝头吐绿,透射着古朴,更蕴含着希望。
    据了解,天城村历史悠久,古时素有“天城锁钥,要道咽喉”之称。它所处的位置,恰是张掖、酒泉和内蒙古额济纳旗交界的三角地带,地形险要,兵家必争。新中国成立后,天城村被分为天城、侯庄两个村子,但当地人还是习惯地将两个村子统称为天城村。据1999年编辑出版的《天城志》记录,1999年,天城、侯庄两村的姓氏就达到了93个,且全部是单姓。《天城志》中的《天城姓氏歌》这样记载:“天城古今姓氏多,石葛刘于万昝查。赵高吴蔺荆蒋章,黄金许冯郑贺贾。阎路朱侯宋秦王,肖何周武曾白马。蔡杨雷顾盛潘张,李严罗陈伏辽夏。毛鼓徐邓谭袁景,包公寇伸段苏文。樊祁崔吕孙孟姜,牛羊苟杜米田龚。靳胡邹岳亢常管,丁焦傅范雒韩林。向姚姓氏九十三,同心建设新天地。”
    天城村71岁的侯继周老人长期关注村史,对天城的历史文化颇有研究。据老人介绍,1999年后,天城村“米”姓人家自然消亡。近年来,通过嫁娶,天城、侯庄两村又增添了“鞠”、“佘”、“尹”、“甘”、“廖”5个姓。如今,两个村的人口虽不足3000,却有97个姓氏。
    中华民族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开枝散叶、生生不息。《百家姓》以“百家”为名,成书于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天城村一个村有97个姓,这种现象在全国比较罕见。”侯继周老人说。
    这里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复杂的历史变革造就了天城村丰富的姓氏文化。”高台县文化委员会主任郑伏英说。
    据史料记载,天城村最早是羌人、乌孙人和月氏人游牧之地。汉初,匈奴南下,逐月氏,占据河西走廊。汉武帝开发河西之后,移民迁来甚多。明代,天城被设为守御千户所,驻军防守,实行屯守政策,大量移民迁入。清朝雍正年间,因政策调整,移民不断涌入天城,人口一度增长至8000多人。由于人稠地狭,很多移民多借宿在寺庙之中,生产生活得不到保障,官府曾给移民发放粮饷,用马车护送异乡。历经清末、民国历史动荡,天城村人口锐减。新中国成立时,天城村有居民1693人。
    郑伏英说,天城村历史上多为边塞屯兵之地,战时格斗,闲时农耕,直至定居。由于兵源成分复杂,来自五湖四海,所以留下了众多的姓氏。
    侯继周老人称,天城村自古以来的传说、故事很多,历史上也走出了很多名人。清乾隆年间,出生于天城村的阎相师弱冠从军,历任安西城守营都司、瓜州营参将、肃州总兵、安西提督等职,最后被提拔为掌握甘肃军务大权的甘肃提督。因战功卓绝,死后被乾隆皇帝加封为“太子太保”。如今,矗立在距离村庄不远的正义峡中的阎相师墓仍被乡亲们完好地守护着。墓碑上乾隆皇帝御赐的碑文,虽经230多年风雨的剥蚀,然其溢美之词,仍清晰可辨。
    行走在天城村,哨马营、镇夷仓、天城桥、梳妆桥、高炮台、衙署、察院、演武厅等古遗迹的名称仍被当地人所熟知,但这些遗迹有的荡然无存,有的仅剩下一堆黄土,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遐想与遗憾。
    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天城村淳朴的民风民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生产生活中,全村人都能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每遇人家婚丧嫁娶,全村人无一例外都会参加。村委会成员闫国海告诉记者,多年来,天城村无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