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清新唐氏一族的传奇故事

清新唐氏一族的传奇故事
  

 

    研究姓氏文化,是一件有趣的事,它能清楚地反映千百年来人口的迁徙变化、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在今天这个存在信仰危机的时代,追寻祖宗遗芳,弘扬传统文化,能够让人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在世界华人圈里还能引起血脉相连的认同感。
    每一个姓氏都有一部传奇,有关清新县唐氏的传说就有许多,最远可以追溯到周成王“桐叶封地”的故事,随着人类的发脉和迁徙,100多年前,清新的唐氏又突然发家,且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一起去听听这个深宅大院里的故事。
    唐氏得姓三说
    重修后的清新唐氏宗祠,位于清西平原上的雅文村,气势恢宏,虽然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仍可一窥当年遗韵。雅文村位于清新县南部地区,毗邻佛山三水,明清交替之际,有大批珠三角人士北上清远垦荒,与三水相邻的雅文村成了他们的首选之地。
    唐氏宗祠大门口镶嵌着一副醒目的对联:桐葵荫宅,涂污成徽。由于历史久远,这副对联的涵义却鲜为人知,因此引起了诸多争议。笔者翻遍古籍,追溯出许多散发历史醇香的故事。
    据史籍记载:唐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乃唐尧之后,又因为周朝成王之弟叔虞封于唐,后裔以唐为姓。唐氏得姓有三个版本:
    一说是源于祁姓,尧乃陶唐氏,史称唐尧;舜继位后,封尧之子丹朱为唐侯(今山西翼城)。西周初年,唐侯被周所灭,周成王改封丹朱裔孙为唐侯(今河南鲁山),其后代姓唐。
    二说是源于姬姓,年幼的周成王与弟弟叔虞在后花园玩游戏时,成王拿一片桐叶给弟弟说:“封给你啦。”在旁的史官请周成王择日封地。成王说:“我与弟弟在玩游戏呀。”史官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周成王无奈,于是将唐国旧地封给叔虞,这就是“桐叶封地(弟)”的典故。公元前505年,唐被楚灭,子孙以国为姓。
    三说是来自外族改姓,汉朝的南越人、三国时的羌人、元朝西域人有改姓唐,清满洲八旗的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等与汉族长期混居同化,也成为唐姓的一部分。
    唐氏始祖唐尧,姓伊祁,名放勋,“尧”是他的谥号。唐尧最初被封为唐侯(今山西翼城),即位后立国号为唐,所以称为唐尧。尧是传说中的圣明天子,被后人尊为“良师帝范”和“文明始祖”。相传他做了100年天子,后来禅位给舜。尧死后,舜又封他的子孙为唐侯。唐国经历夏商两代,周初被周公所灭。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唐氏后人奉尧为唐姓的得姓始祖。
    据族谱记载,唐氏发源地共有四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春秋战国时,魏国人唐雎之孙唐厉迁于沛国(今江苏省),唐厉四世孙唐都任临邛令(今属四川省)。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不安,北方战火连天,唐氏人随着南迁队伍,广泛地分布于南方各地。
    此时,唐雎后裔唐固任孙吴政权中的尚书仆射一职,唐固第四世孙、上庸襄侯唐熙因娶凉州(今属甘肃省)刺史张轨之女,遂把家安到凉州,唐熙之子唐郓任前凉凌江将军,从凉州迁居晋昌(今山西定襄),后发展成为唐姓历史上最大郡望。
    隋唐时期,河南固始人陈元光开漳入闽,唐氏人从军者甚众。宋代唐氏随宋室南渡,定居江西宁都,后迁广东潮阳、大埔、梅州、新会、珠海、清远以及广西等地。明清时期,唐氏人又移居台湾,远徙海外。至此,唐氏足迹遍布中国大地,尤以四川、湖南、贵州、山东、安徽、广西等省区居多。
    唐氏精英岭南异彩
    在清新唐氏的族谱上,可以追溯到1205年,宋代唐居俊率家人由南雄珠玑巷(今韶关境内)迁居至香山釜涌(即今天珠海市唐家湾)。八百年来,唐氏宗支繁衍,人文鼎盛,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走出了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唐家湾”因此成为唐氏一族一个光辉的地名。
    唐居俊,号绍尧,乃宋朝宰相唐介的九世孙,墓在唐家湾镇蒲湾北面的东山上,风水极佳,墓的远处分别有龟岛和蛇岛,成“龟蛇锁海”布局,正对九洲岛,堪舆上有传说“望九洲、生九子”,唐居俊果然有九个孙子,由兆一到兆九。而龟蛇二岛又形似笔架和砚台,预示唐氏文运昌盛,八百年来,从唐家湾、新会,到清新三坑镇的唐氏家族已经繁衍了至少26代。
    明末清初,由唐家湾迁移到新会白石乡的唐文贵已是岭南唐氏第九代传人。其子唐伯仁,携弟伯义、伯亮北上清远县谋生,初居凤城,后移居三坑雅文村岗尾山(今唐屋村)。唐伯义居沙水村,唐伯亮居沙梨园,因谋生艰难,疾病缠身,两人先后亡故。
    岭南唐氏第十代传人唐伯仁,可谓是三坑雅文村唐氏的开基始祖,在雅文村境内,仍保留着唐伯仁祠堂。
    据后人讲述,唐伯仁利用清西平原古运河的滩涂优势,养鸭为生,后娶米氏女子为妻,生二子,唐乾阳、唐喜阳。伯仁夫妻墓葬在山塘鲤鱼捷大岗孔塘之上,面对清西古运河。也许,唐伯仁是在怀念他的登陆之地,怀念碧波万顷的孔塘,难怪他在三坑雅文定居后,专程返回新会白石乡,将其母亲的骨殖携回,安葬于今清新县定家湾。
    沧海桑田,当年广袤辽阔的孔塘如今已经变成万顷良田,定家湾也变成了富饶的村庄,经过300多年的繁衍变迁,唐氏子孙从唐屋村开始,已经繁衍为三条大村庄,唐氏后人约有1000多人。
    三坑唐氏从珠海市的唐家湾分支而来,可谓一脉相承。在清末民初时期的岭南唐氏历史上,唐氏诞生过众多出色的政治家和商业巨子,还有不少引领风骚的文人和艺术家。
如唐绍仪,曾先后担任清政府的天津关道、外务部侍郎等职,民国时任第一届国务总理后来任护法军政府代表、国民党政府国府委员等职。而另一位唐廷枢,曾先后任职英商怡和洋行总买办、轮船招商局总办,后开办开平煤矿和修建铁路,成为“洋务运动”的中坚分子。
    “定家湾”一夜发家
    定家湾,清西平原古运河最知名的古老港湾,作为清远南部唐氏一族的发祥地,作为古代珠三角北上垦荒的先民与中原流民向岭南迁徙的聚居地,她独特的魅力令人顿感历史的悠远。
    定家湾北连太平,东系山塘,南达三水,西进广宁,她是古代清远通往珠三角水路驿道上的一个集散地。后来由于海水逐渐向南退去,商业重心才慢慢移至今天三坑河畔的陂头圩。
    相传,在明清时期定家湾两旁的民宅、祠堂、店铺鳞次栉比,巷道曲直有致,古朴清幽。可惜在清代咸丰年间由于兵荒马乱,匪贼横行,定家湾以及三乐里、平阳围、丰乐庄均遭到毁灭性的摧残,元气大伤,唐氏还遭受过屠村,30多名唐族青壮年惨遭杀害,令人扼腕叹息。
    定家湾至今仍是雅文村唐氏族人的“精神圣地”,而后来开基鼻祖唐伯仁的一夜发家,也颇具传奇色彩。
    当时,唐伯仁在雅文村大岗尾放鸭为生,日子窘迫。有一天,一位先生路过鸭棚,见到唐伯仁天庭饱满,相貌奇特,便告诉唐伯仁:“后生仔,你日后必定会大富大贵,人丁兴旺。”唐伯仁叹息道:“我如今三餐难继,那里还敢妄想日后富贵。”先生说:“我发现定家湾有一处风水宝地,背山环水,你若将先人骨殖葬下,日后一定会兴旺发达的。”唐伯仁信以为真,遂秘密潜回新会老家将其母亲的骨殖盗回安葬。
    过了数日,先生又来到唐伯仁的鸭棚,问:“旺否?”唐伯仁说:“先生戏弄我了,何旺之有?”先生说:“君无戏言,是否有陌生人来过呢?”唐伯仁妻子米氏说:“有五个身穿黄白衣服的人曾将行李寄存于此,我把它放在楼阁上面了。”先生说:“就是这个东西了。”三人打开一看,全是黄金白银,内附一幅黄绫,上书“唐府之物”。唐伯仁大喜,要重酬先生。先生再三推却,走出鸭棚后眨眼就不见了。唐伯仁得此财帛,遂择地于平阳围,一口气建造了九座大屋。
    清新唐氏一族的传说充满神秘色彩,笔者揣测,这一说法不一定真实,而唐伯仁偶然拾到巨大财富则有可能,但又怕旁人猜疑,于是编造出一个神话故事。
    在当时,清西古运河是中原人士南下珠三角的必经水道,南宋皇族仓皇南逃和清初南明政权的惊恐西撤也多经过于此。在清远石角镇,传说“九厅十八井”的主人也是因捡拾到数罐金银财宝而建成了大量家产。当时唐伯仁整天在河滩放鸭,不经意间收获意外之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如今,在雅文村的唐伯仁祠堂大门上,一块“伯仁唐公祠”匾牌高高悬挂,门上对联“桐葵荫宅、涂污成徽”制作得十分精妙,将自己家族历史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同时也为后人刻画出一幅唐氏先人创业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