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冀州泊南村:《李氏族谱》代代相传 延绵六百余年

冀州泊南村:《李氏族谱》代代相传 延绵六百余年
  

  古朴典雅的装帧,古韵泛黄的宣纸,方正秀气的正楷.....6日,笔者慕名来到冀州市码头李镇泊南村的李氏家族,探访一本据传已延续600余年的珍贵传家谱书——《李氏族谱》。
  “这就是我们李氏家族的传家宝——《李氏族谱》。”“老祖宗保存了几百年,不容易啊!”“这可是我们家族的荣耀啊!”......早已聚集在一起等候我们的李氏族人,你一言我一语,言谈举止间透露着对于这本家族族谱的深厚感情。
  在大家的言语声中,记者的视线被眼前一本质朴别致的“古书”吸引了过去。据泊南李氏族谱续写委员会会长李正栋介绍,泊南村李氏家族祖籍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周家草寺村,本姓周,祖上家境殷实,但到了元末明初,适逢战乱,再加上黄河洪水连年泛滥,家境日渐衰落,而官府徭役税负却日趋繁重,于是始祖周兴便携家眷举家迁徙至北直隶冀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冀州市码头李镇泊南村,同时为躲避官府税赋,便改随母姓李,自此在泊南村繁衍生息,至今已经600年有余了。
  “我们祖上一直有续谱的家风,只是由于年代久远,最早的版本已经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丢失了,现在保存完好的版本是这本光绪9年的重修本,距今也130余年了,期间经历过多少次战乱、洪水等不测,恐怕只有这本族谱知道了......”抚摸着这本纸张微微泛黄的《李氏族谱》,李正栋感慨万千。
  翻开这本蓝底黑字的谱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扉页上一行清秀的正楷小子,曰“盖闻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以记一朝之文献,谱以昭一姓之尊卑,史不修则无以传信,谱不修则无以明伦......”李氏先贤的深明大义和家国情怀可见一斑,仿佛一下子把我们也带入了一个世纪前,那个知书达理、翰墨笔香的家族。紧接着,第二页便是族谱正文了,“瑞,云,成,广,正,以,繁,绍,世,庆......”在一个个李姓辈分的排序传承中,我们领教了这个家族严格的人伦纲常礼数,也目睹李姓由少到多、由衰至兴的繁衍史……通过翻看谱书,我们还有个小发现——在泊南李氏族人26代中,虽没有多少达官贵人,但每隔一两代便会出现几个姓名左下侧标注为“监生”(在清代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学生)、“武生”(京剧中擅长武艺的角色)的小字,其中标注文字最多的是五世祖李玉轩,标注为“道光年甲午科武举”,由此可推断此人应该是清朝道光年的武举人,可见泊南李氏确实是一个崇文尚武的大家族。
  据泊南李氏族谱续写委员会副会长李以维回忆,在近代《李氏族谱》曾经历过2次劫难,一次是1963年,华北地区发洪水,码头李镇泊南村由于地址低洼且毗邻石津渠,基本上“全村覆灭”,而《李氏族谱》自然也难以幸免,但水退后当时《李氏族谱》的保存者李成华及族人回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晾晒谱书,也正是由于他的及时抢救抄写,才使这本百年谱书得也保全,现如今谱书上被水浸泡过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李氏族谱》经历的第二次劫难则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破四旧”运动,当时红卫兵要求把村里的所有历史文物统统交出来砸掉烧毁,包括家谱古书等,也正是由于李成华等族人冒着被“批斗”的巨大风险,偷偷把谱书藏了起来,才使得这本“传家宝”幸免于难。现如今,斯人已逝,但泊南李氏后人们依然被先人那种“志切敬宗”的责任感和大无畏精神所深深感动。
  我们感兴趣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族谱如何续写传承。据泊南李氏后人、该村党支部书记李繁利介绍,解放前由于经济条件落后,好多孩子出生不久便早早夭折,于是《李氏族谱》一直沿袭着“10年一小修、30年一大修,男孩成丁(16岁)才续谱”的传统,现如今物质生活条件提高了,族谱续写委员会决定改为“5年一小修、10年一大修,男孩5岁续谱”的族规,每逢谱书大修之年,续写委员会的成员们便提前1-2个月开始前期准备工作,在泊南全村并远赴同根同宗的邢台南宫石家壮村,统计李姓新增男丁姓名人数并登记造册,调查完毕后便正式进入到续谱程序了,续谱时往往要几十个族人字斟句酌,历经一周左右才能完成。
  现如今,泊南李氏家族已经有3千余人,徙居四方者也不下千人,但不论身在何处,他们都谨守祖训,勤勉持家,并对《李氏族谱》都有一种共同的情感。他们常说,族谱里凝聚着自己的精神归宿和寄托,是自己的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