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南充老人撰写家谱 发现家有三百年历史老屋

南充老人撰写家谱 发现家有三百年历史老屋
  

     近日,家住仪陇县回春镇的袁才友老人给本网打来热线称在撰写家谱时,发现家族有座三百多年的老屋,估计是明末清初时期的房子。
老屋现状 只剩堂屋和楼阁
  日前,记者跟随袁有才老人来到仪陇县回春镇严家沟,探访了老屋。这座老屋在当地颇有名气,当地百姓称其为袁家明楼,现如今,从外观上看,老屋就剩下两层楼高的堂屋,类似于祠堂和观景阁,进屋的大门是由8扇大小一致的小门组成,门上雕刻有桃花,牡丹,菱形图案,线条规整,细微,门中间刻有小块的马,祥云,麒麟,双鱼等,均是呈对称雕刻,较为工整,严谨。屋内已空无一物,抬头直接可看到房顶瓦片,四周墙面因为年代久远,木头的颜色已呈现黑色,并有白色的霉点,正前方有个6方神位阁,神龛上的双龙戏珠的牌匾因为屋顶瓦片掉落而断裂,不过仍然依稀可见双龙金灿灿的身形飞翔于云端。阁楼已经没有了底板,只剩几根粗壮的圆木横梁,不过从屋内仍可以看到向外伸出的观景台,还保存完好,似于现今楼房阳台。根据袁大爷的家谱记载,袁家入川第二代袁朝承在康熙49年已经入住明楼,即是是公元1710年,距今304年。当时明楼是长三间,两厢房,两朝门,为四合院,总占地1.5亩。
保存老屋 是尊祖 敬文化
  袁才友老人今年75岁了,15年前从仪陇县农业局退休后,喜欢上收集民间谜语,民间小调等具有传统文化的活动,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撰写家谱,这是尊祖。2003年,他找来袁家姓氏的两位朋友组成编撰小组,就近从袁家最小辈依次往上搜寻。据袁大爷所说,以前家里老人死后,都会做道场,念祭文,祖辈都会写在纸上,贴于神牌内侧,称为遗志部。经过搜寻发现袁家四大房都有遗志部,在经过看墓碑,问老人,用了两年时间基本还原宗谱
   明末农民战争前,张献忠剿四川,四川人口锐减。康熙十年下诏书湖广填川,康熙49年,袁家迁入四川。当时的严家沟四周荒无人烟,野草杂木如原始森林一般,明楼在当地为独栋。袁家用了三升豌豆从严家手中换取了明楼,此后几百年,袁家就一直居住在此。现今袁家已经有12代人了。袁家入川第二代袁朝承的墓碑仍在。
  2004年,家谱撰写完成,袁大爷发现家族的老屋已经有多年历史。袁大爷说“房子是从严家手中换来的,但是严家只是霸占着,没住过,到底最初是谁的,还是遗留的,根本不知道,袁家住进来时,房子里还有木渣,可见也修建不久,但这样的雕工,也少见,修建也得花上几十年吧。”根据家谱推算年代,袁大爷保守估计房屋已经有三百年的历史,为明末清初建筑。百年来,人事变迁,周围的房屋拆了修,修了拆。为了保存老屋,2012年,袁家捐钱修补了房顶瓦片。袁大爷说这是尊重祖先,尊重传统文化,家族决定必须要保留下来。
专家初步鉴定 为清朝建筑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学院蒋晓春教授在看了明楼的相关照片后告诉记者,袁朝承的墓碑具有说服力,上面写着清故曾祖称谓以及袁朝承的出生时间为康熙已亥年,种种迹象显示是袁家后代在嘉庆年间所刻。符合当时湖广填川的历史背景,同时当时的外来移民到四川多有也有祭祖,刻牌位的习惯,家谱至少在5代内是可信的。根据建筑风格,雕花样式等,可以断定是清朝建筑,但确切时间还需要经过仔细考查。明楼房屋破损严重,需要专业性修复。现今仍有一定保存的价值。据了解,现今南充文管局所记载的清初的建筑都较少,明朝基本没有,元朝只有一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