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走进郑节余的“族谱江湖”

走进郑节余的“族谱江湖”
    柳州市民郑节余多年来痴迷于收集族谱,现收藏族谱逾千册,涉及姓氏逾百个,其中广西族谱就有近500册,可算是柳州民间收藏广西族谱最多、最全的。收藏之余,他又醉心于族谱研究,涉足文史界,成了一名自学成才的专家。近日,记者走进郑节余的“族谱江湖”,见识了他的各种“江湖秘籍”。
 
族谱收藏缘起“寻根”
  生在柳州、长在柳州的郑节余祖籍是湖南株洲。成年后,他一直有种冲动,去追寻自己的“根”。1974年,24岁的他借出差之机“偷溜”到湖南,找到了老家的姑姑。家乡人的热情,让他体验到“根”的情结。
  郑节余此行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一套《郑氏四修支谱》,从中发现自己先祖是从湖北黄冈迁徙到湖南的。起初,郑只是想抄写一本,见他辛苦抄了好几天,堂伯父决定把这套家谱相赠。这是郑节余得到的第一套族谱,由此,他对族谱产生了浓厚兴趣。
  “族谱一开始只是皇家的专利(皇室族谱称为玉牒),民间是不允许私修族谱的。到后来,逐渐发展到贵族、显赫官员等。”郑节余说,唐朝末年,因为战乱,皇室贵族纷纷流落民间。到了宋代,民间开始兴起修家谱、族谱,一直到明清、民国,此风都长盛不衰。上世纪80年代末,逐渐有一些老族谱流落到旧货市场,到了90年代中期尤为多。
  从湖南回来后,郑节余开始穿梭于马鞍山旧货市场、柳州几处古玩市场,甚至前往南宁、桂林、湖南等地,看到合适的藏品就买下来。迄今为止,他收藏的族谱已有 500多种,共1000多册,涉及120多个姓氏。这些族谱以广西、湖南等省为主,其中广西的族谱有307种,近500册。郑的族谱收藏在柳州乃至广西都远近闻名,尤其是广西族谱,比桂林图书馆、南宁图书馆的更多、更全。柳州市图书馆复印过他的族谱,档案馆也曾邀他搞族谱展。
  郑节余收藏的族谱当中,有400多册是清代至民国时期的,除了广西本土,主要来自湖南、广东、江西等地。这些老族谱中,最古老的一本《周氏宗谱》(湖南邵阳),修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其中有一本“特殊”的族谱:没有装订线,纸张也不太规整,尽管上面的墨笔字迹优美,但却有很多涂改和划痕,似乎与族谱在本族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不符。原来,这是一本族谱的稿本,即草稿,来自横县黎氏,起草于光绪三十年(1908年)。
 
购谱常有意外之喜
  在收藏界有了一定知名度后,郑节余族谱收藏的渠道也多了起来,偶尔还会碰上“意外之喜”。2005年,他去南宁,从一古玩店发现了两本清代云南的《姚族家谱》,便花700多元买了下来。
  随后,有个朋友去了昆明、成都等地的图书馆,发现云南、四川当地的老族谱很少。在成都一古玩市场,一册普通的民国族谱就卖到了1000元。“物以稀为贵,看来我还是买得值了……”郑节余暗自庆幸。果然,不久后,南宁一收藏者通过古玩店老板联系上郑,恳求他转让那两本族谱,但被婉言拒绝。
  这两本族谱名为《蒙化姚族家谱》(蒙化即今云南巍山),为同一家族两次修谱。其中,最初版本为清嘉庆乙丑年(1805年)所修,另一本为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修,前后跨度刚好是100年。这本族谱记载,姚氏先祖是在明朝初期,自金陵(今南京)随开国名将沐英征战云南,而来到当地的。
  几年前,郑节余去桂林收族谱。这次,足有80多册民国及以前的老族谱,全部来自湖南。回到柳州整理时,他翻出一本族谱,书的边缘已经残缺不全,纸面全是水渍、污渍和霉迹,看上去很不起眼。他一看内容,才知道这是乾隆年间(1773年)所修的《周氏宗谱》,成了目前他藏品中“年纪”最大的。更难得的是,该族后人在清同治年间(1874年)续修以及民国时期三修的族谱也在其中。很多时候,新修族谱时都会收回原来的老谱,要么销毁,要么仅留一份存于家族祠堂,几次修谱能完整流传至今的很少。
  郑节余介绍,很多老族谱保存环境很差,所以看上去又脏又破。不过,有些族谱使用的材质是棉纸,这种纸可保存上千年。在他收藏的老族谱中,有不少就是棉纸材质。他特地给记者展示了自己“淘”来的几本超大号族谱,其中最大的一本尺寸达到44厘米×26.5厘米,这在族谱当中很少见。
 
族谱虽小学问不少
  收藏的族谱越来越多,研究族谱就成了郑节余的主要爱好之一,“老族谱中尽管有一些封建糟粕,但很多内容都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甚至天文、地理、民俗,还有名人诗词、对联,家族中出了名人,还会有传记、史实资料甚至传说故事等,小小一本族谱实则包罗万象。”
  郑节余收藏的一套《魏氏族谱》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灌阳、临桂两县合修,其中很多村落图、墓图。图上将村落(含不同姓氏)、祠堂、水田、山坡、标志性地名都标注得一清二楚。在墓图上方,还注有“仙鹅抱蛋”、“莲花”等名称。原来,当年的大户人家在先人过世后,都要请地理风水先生找风水好的安葬之地,这些名字就是从风水学当中而来。这些图对于现在的地形、地名考究方面,仍然派得上用场。
  “范仲淹没去过岳阳楼,但他的后代肯定去过。”郑节余说,他在一本光绪年间所修的《范氏族谱》(湖南湘阴)中找到了“范文正”的名字,下面注释着“讳仲淹字希文……”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将站在岳阳楼上看洞庭湖的恢弘气势写得栩栩如生。但事实上,范仲淹并没有去过岳阳楼,当时他身体已经很不好,在贬居的邓州(河南邓州市)看图写下《岳阳楼记》。根据这本《范氏族谱》,范仲淹后代中有一支南下,来到岳阳市湘阴县,在洞庭湖边上,与岳阳楼做了“邻居”,也算弥补了老祖宗的遗憾。
  在一本光绪年间的横县《黎氏族谱》稿本中,提到黎氏先祖原来在山东,东汉时随伏波将军马援征南时来到广西,另一说法是北宋时随狄青征侬智高时南下。但郑节余在进一步考证时,发现其中一名黎氏先祖生于“弘治”年,死于“保康”年。郑查询得知弘治年号属于明朝中期,而“保康”这一年号在中国历朝历代,包括一些短暂王朝、政权都没有这一年号。最后,他查阅资料,得知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其后人在台湾扶持朱氏登基好像用过“保康”年号,但与弘治年相差了100多年,时间上不相符。“里面的记载应该有误,因为只是草稿版本,可能是将一些道听途说的内容都记了下来。”
 
小批注或为大发
  这些年来,郑节余在钻研族谱的同时,广泛涉猎文史书籍,他在文史方面的水平已接近专业水平。他撰写文史稿件,在区内外报纸陆续发表。他关于族谱、姓氏研究的文章曾发表在《广西地方志》、《寻根》等专业杂志上,受到知名文史专家的称赞。
  2011年,郑节余发现了一本清代“两粤宗师”郑献甫于同治年九年(1870年)编纂的《象州志》(下)批注本残本。这本古籍中的一条批注引起了他的特别关注:黄子龙,南乡里(今象州寺村镇)六道村人,为太平天国名将,封为王守苏州(应为无锡),为李鸿章所擒斩。此“黄子龙”与太平天国潮王黄子隆不仅姓名读音相同,且经历极为相似。但史料记载,黄子隆是广西藤县人,其与“批注本”中的“黄子龙”是否同为一人?因为在李鸿章同治二年(1863年)《进攻苏城克宝带城石垒折》中,就将潮王的名字写为“黄子龙”,可能这就是潮王的本名。郑认为,在太平天国避讳制度中,改“龙”为“隆”是可信的。
  潮王黄子隆未见在地方志书上记载,郑节余又翻查了自己收藏的藤县《黄氏族谱》和广西《黄氏通谱》,都没有找到黄子隆的信息。他联系了藤县史志办,对方也没有关于黄子隆的资料。随后,郑来到象州县寺村镇六道村实地考察,当地除了两户外均为黄姓。郑查阅了当地的《黄氏族谱》,得知黄氏先祖有兄弟三人来到六道村,但现存族谱中只记载了其中一支。不过,在这本族谱中,郑找到了“子”字辈,与黄子隆为同一辈分。村里年纪及辈分最高的黄云恒老人(93岁)亲口告诉郑,在年轻时听朋友说,他们村里有个黄子龙(隆)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军,在无锡称王。据了解,黄云恒太爷爷辈有一位名叫“黄子丹”的,应该与黄子龙(隆)是同辈兄弟。
  1850年7月,洪秀全号召各地会众向金田村集中“团营”,象州有数千人前往参加金田起义;1851年5月,洪秀全率领太平军在象州中平一带被清军包围,进行了反围剿战役,其中就有寺村之战。有可能黄子龙(隆)父子是以上两个时间段参加起义的。尽管还有很多悬念和疑团,郑节余表示,自己将循着蛛丝马迹进一步考证。
  “正史、方志、族谱是中华历史的三大支柱。”郑节余说,现在的老族谱越来越少,很多流落到外国,国外有机构对中国族谱的研究甚至比国内还全面。在这样的形势下,除了民间收藏,政府相关机构更要加大对族谱的收藏、保护力度,不要让历史埋没在废纸堆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