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上的家族认同
赵捍东是博山赵氏第20代传人,七年来,他不间断地寻访了80多支赵氏后裔,试图记录家族子孙世系传承的档案。
赵捍东说,他们都有点胡人的血统,这跟历史上对赵匡胤的记载有些吻合之处,“看我们赵家人几乎每个人的鼻子都是直立高挺的,我寻访了那么多赵氏族人,尤其是男性,这个特征非常明显。”
这一丁点儿无法证实的心理暗示,却让赵捍东有些自豪,有时他也会很得意地摸一下鼻子,像是触及了整个家族的传承密码。
赵捍东说,听长辈讲,博山赵氏是赵匡胤的后代。据说,在北宋靖康年间,太祖后裔有一支赵姓人家为了躲避战乱,扶老携幼,长途跋涉,迁居到了蒙阴。
赵执信所撰《先府君行略》也说:“赵氏之先,盖自宋靖康间避地居蒙阴,遗裔至今犹守墓木,而谱牒亡矣。先始祖讳平,以明永乐初自蒙阴来益都之颜神镇,因家焉。”
虽然多数博山赵氏族人都认同这一说法,但目前尚没有证据加以证明,赵捍东则想通过族谱来厘清其中的脉络。
在博山,赵氏虽然是望族,但上次修家谱是在1877年。1939年,赵氏想再次修谱,因为日军入侵被迫中断。
在赵捍东看来,续谱不但是记录一个家族的历史,还能增强家族成员的凝聚力,也是对祖上的怀念和敬意。他说:“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可以说既是研究一个家族传承的密码,又是一部家族的历史档案。”
从2007年开始,赵捍东就东奔西走寻找博山赵氏的后裔。“按照家谱里的记载,博山赵氏的始祖赵平是从蒙阴薄板台迁到博山马行街上来的,蒙阴还有赵平的哥哥赵品一支赵家的后裔。”
“薄板台这个名字始终萦绕在我的脑际,吸引着我要搞清始祖的迁徙轨迹。先是通过地图搜寻,搜到淄博沂源有个薄板台,莱芜有个薄板台,沂南有个薄板台,莒县也有薄板台,通过实地寻访和电话寻访,被一一否定。后来又通过谷歌电子地图进行搜寻,搜到蒙阴的薄板台,才激起了我再次探寻的欲望。”赵捍东说。
2010年,赵捍东找到蒙阴大山深处的薄板台村,但那个村子没有一户姓赵,后来经人指点,他找的薄板台应该是常路镇的薄板台,赵捍东又赶到常路镇,被人告知那里的薄板台已改名为西下庄。
本来要放弃,但西下庄的见闻让赵捍东喜出望外。那里的村民说,博山赵氏先祖赵平和他们的先祖是亲兄弟,当年赵平迁往颜神镇(今天的博山),而他们一直留在此地生活至今。
赵捍东还在当地村民带领下寻访到了祖坟中的一方墓碑,后来,王勇等博山赵氏的研究专家也到当地进行考察,确认这就是博山赵氏的迁出地,与家谱的记载吻合。
走在博山马行街上,赵捍东介绍,赵氏在博山有三座家庙。在马行街上原有两座家庙,一座为总的家庙,一座是赵振业修的本支系家庙,现均已拆除。其中有一座家庙在1946年莱芜战役时,国民党败兵烤火时引起大火,当时火光冲天,城外的人都说:“不得了了,博山起火了!”幸好,后来发现只是家庙的大殿被烧了。
赵捍东曾经寻访到了离城七八公里的一个叫吴家泽的地方,那儿有赵家的坟地“赵家林子”。他一度很纳闷,离城这么远怎么会有赵家坟地?经过仔细打听,当地的老人说,从这里到城根以前都是赵家的地,他这才恍然大悟。
赵捍东说,赵氏家族的人不论迁到哪里,很快就落地生根,而且成为当地的望族。这主要是因为家族有凝聚力、团结,家族成员更是吃苦耐劳、勇于担当,有点儿像赵执信那种敢作敢为、直爽耿介。
“我寻访薄板台发现,那里是个山村,而博山是个山城。博山赵氏发展之所以更快,一是因为博山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二是因为赵家人思想开放、不封闭。”赵捍东说。
根据家谱记载,博山赵氏有136支后裔,虽然四处寻访非常辛苦,但赵捍东感到充实和快乐。他说,续修族谱是一项十分浩大、繁杂的系统工程,他要全身心地投入这项工作,追寻先人的足迹,把博山赵氏家族的历史书写完整,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遗产。
不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说是博山赵氏,都会得到格外关照。赵捍东说,有时去拉煤,一听说是赵氏,对方就多给铲上两锨。
相关新闻
- 上海图书馆珍稀家谱出版,血脉里看千百年家国记忆 2016-03-11
- 71岁老人捧出家谱佐证:董永是马鞍山董山里村人 2015-11-25
- 河北广宗发现明代《贺氏家谱》手抄孤本 距今425年 2015-11-18
- 重建历史智慧 浙江东阳以“好家风”引领民风社风 2015-10-26
- 福建上杭入台办客家族谱展 再掀寻根问祖热 2015-10-24
- 武进将建"中国家谱博物馆" 预计2017年建成开放 2015-10-20
- 200多年族谱不知该咋保护 后人寻专业人士帮助 2015-10-14
- “客家祖地”闽西组团赴台办客家族谱展 2015-10-12
- 宋磊教授首次发现“南陈北崔”之崔子忠族谱 2015-09-30
- 流失近70年的丹阳《钟氏族谱》“回家”了 201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