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治堵”有方的新加坡

“治堵”有方的新加坡

  近日,高德地图发布了中国“十大堵城”排行榜,上海、杭州、北京分列前三。交通拥堵似乎早已成为“大都市”的常态,然而,新加坡虽然是全球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在有力的“治堵”措施之下,却很少堵车。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仅相当于北京市的4.4%,却拥有约539.9万的人口,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7,540人。
  据2013年官方统计数据,新加坡的国土面积约为716.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为539.9万,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7,540人。相比之下,北京每平方公里1289人的常住人口密度甚至略显“宽松”。然而,在新加坡,除了交通意外、道路整修等情况,交通拥挤的场景却并不多见。
  新加坡交通部致力于建设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为民众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引导人们更多地搭乘“物美价廉”的公共交通工具,缓解路面交通压力。
  鉴于新加坡国土面积有限,12%的土地已经用来建设道路,而14%的土地则用来作为住屋发展用途,无限制地扩建公路显然并不可行,推广公共交通系统可以说是必然的选择。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系统主要由地铁、轻轨系统和公共汽车组成。各种交通方式之间优势互补:地铁行驶于客流集中的交通走廊;轻轨是地铁网的支线;公共汽车则服务于中等客流的交通要道。目前,新加坡公共交通在高峰时段所承担的出行总量比例达到60%左右。

  除了不断拓展四通八达的公交地铁线路、提供宽敞舒适的交通工具等常规思路,新加坡公共交通系统的突出之处在于各种人性化的细节考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些细节上的便利不断增加了人们舍弃私家车的理由:新加坡的地铁换乘点绝大部分设计为同站台换乘,为乘客提供了最便捷的换乘方式;公共汽车站有便捷通道与社区组屋、地铁入口、商场等连接,而且通道多为有盖长廊,可以防雨遮阳;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乘客可以通过电子站牌、网络、短信、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查询,极大地减少了候车或转车时间。此外,新加坡公共交通系统在尽可能避免拥堵,提高运行效率的同时,还尽可能地兼顾了每个人的需要,年长者、残疾人等都被考虑在内,如在所有交通枢纽处都建立了“无障碍”设施,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乘坐。对于民众关心的票价,监管公交车和地铁票价的新加坡公共交通理事会认为,公交出行成本与就业有密切关系,因此会定期追踪每个家庭的公交支出与收入的平均比例,确保公交票价不会过高。同时,给予较低收人家庭更多的公交费用援助,其中政府援助有“工作福利计划”,社会援助有每年分派的“交通礼券”等,让低收人群体也能负担出行费用。
新加坡通过“拥车证”严格控制私家车的数量,还征收各种高额的税收和费用,这些支出使得在新加坡买车、用车成为一件有些“奢侈”的事情。
  新加坡的私家车数量约为50多万,与经济水平等情况相当的其它国家或地区相比绝不算多,然而土地资源的匮乏使得新加坡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并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限制私家车的数量也成为必要的措施。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严格控制路上行驶的机动车数量,每月只发放固定数量的“拥车证”,想要买车的人须先通过竞拍方式购买“拥车证”。 一般情况下,新加坡交通管理部门会依照上一年的汽车总量、固定增加额度以及报废车辆数目,确定每月拍卖“拥车证”的数量,且一般不超过汽车总量的3%。取得“拥车证”后,必须在6个月内注册一辆新车,从注册日起10年内有效。如果车子的使用寿命超过10年,则还要再买一张“拥车证”。“拥车证”的价格与汽车的类型和排气量大小有关,且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浮动。近年来,随着买车人数的不断增加,拥车证的拍卖价格也随之上升,1.6升排气量以下的“拥车证”已近6万新元(约合30万元人民币);而1.6升排气量以上的“拥车证”已近9万新元(约合45万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在新加坡买车用车还面临着许多其它的费用:新加坡对进口新车一律征收45%的进口税,购车还要支付一笔数额不小的登记费以及相当于汽车市场价格150%的额外费用。为了降低废气排放和减少交通事故,新加坡还对旧车的使用年限有明确的规定,如汽车寿命超过10年,道路税则增加10%,超过14年则增加50%。即使是购买一辆中低等级的车,购车费、“拥车证”费和各种税费加起来也使很多工薪阶层望而却步。
  新加坡通过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RP)征收拥堵费,用经济手段改变车辆的行车路线,引导车辆避开高峰时期的拥挤路段。
  早在1975年,新加坡就已经征收高峰期的交通拥堵费,当时采用人工检查和收费的方式。1998年4月,新加坡开始使用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lectronic Road Pricing, ERP),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大范围内通过实施电子收费来降低高峰时段交通拥挤的国家。
  新加坡约96%的机动车辆装有自动收费读卡器。政府在所有通往市中心的主要道路上都设有电子收费闸门,根据时间、车流量以及车型的不同,通过闸门上的传感器自动从每一辆经过的汽车的预付电子卡上扣除相应的费用。收费标准约在每次0.5至6新元之间(约合人民币2.5至30元左右)。 电子闸门收费价格每3个月会依据车速调整一次,设定的快速路正常车速为45至65公里/小时,收费区域主要道路正常车速为20至30公里/小时,如果调查的实地车速在设定的正常车速内,则维持费率不变。超过设定车速则适当调低收费的费率,反之则调高。另外,每年6月和12月学校放假期间,收费价格也会调低。如果读卡器里的预付电子卡现金不足,或者汽车经过闸门时没把卡放好,车辆信息都会被记录下来,罚单随后会寄到车主手中。
  有数据显示,ERP系统使市中心车流量减少了13%,高峰时段平均车速提高了20%。 它使人们可以在不必要的时候避免进入收费区域以降低交通成本, 对于调节不同时段的车流量起到了很显著的作用。
  除了以上三项主要措施,新加坡堵车少的情况还得益于将交通因素考虑在内的社区规划,使得民众上班、读书、就医、购物等大都不必“长途跋涉”;另外,完善的交通立法与严格的处罚制度;智能的交通监控及运营系统;以及司机和行人对交通规则的谨慎遵守等也都对新加坡良好的交通状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