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起源
楚姓是占中国人口较多的第二百五十二位姓氏,在豫、冀、鲁地区比较有影响。当代楚姓人群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3%,总人口大约有28万。
楚的名义和图腾:
楚,丛生灌木,又叫荆。甲骨文的楚字,上部是一林字,以此表示灌木丛林,下部则由不规则的口和止组成,表示人们向丛林深处进发,在丛林中建立城堡之义。穿越灌木丛林,身体必须在枝杈荆丛中随境屈曲,楚字引申有华美、曲美之义。在灌木丛中穿行,会被荆棘刺伤,楚字引申有痛苦、凄苦之义。楚人以荆为氏族的原,始图腾,并命名氏族和族徽,楚人居住过的地方带有楚字,建立的城堡称楚邑,最终发展为楚国,出现楚姓。
楚姓的起源与演变:
楚姓的渊源主要有三大支:两支姬姓和芈姓。
第一支系自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裔,鲁大夫林楚之后,以名为氏。这支姬姓楚氏的历史大约有2500年。
第二支亦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国赵孟,即赵襄子,其家臣楚隆之后。楚隆之先为楚丘氏,以居地为氏。即楚丘,楚丘有二,北楚丘在今河南滑县东,南楚丘在今山东曹县东南。这支姬姓楚氏的历史大约有2400多年。
第三支出自芈姓。西周初,周成王封颛顼帝高阳氏之裔,鬻熊之曾孙熊绛于丹阳,国号荆,子爵,后迁于郢,故地在今湖北江陵北之旧郢城,始改国号为楚。公元前243年秦灭楚国,子孙以国为氏。芈姓楚氏的历史大约2200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我国的楚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有比较明确记载的是在南北朝时,南蛮地区中已经出现楚姓。这一地区相当于今两湖地区,为今土家族的先民。
历史上楚姓的分布和迁移:
宋朝时期,楚姓大约4万8干人,主要分布在河南、四川、河北、广西、江西等地。河南为楚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楚姓总人口的四成。
明朝时期,楚姓人口急剧减少,大约不足1万,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湖南、河南、宁夏等地。
当代楚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楚姓的人口大约有28万,为第二百五十二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3%。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楚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四川、湖南,这四省大约占楚姓总人口的73%,河南为楚姓的第一大省,约占拿国楚姓总人口的四成。其次分布于江苏、陕西、黑龙江、山东、安徽等地。
楚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252)表明:在豫鄂渝、冀晋京津南部、陕宁大部、甘肃东南、四川东部、贵州北部、广西北部、湖南大部、江西西北、苏皖鲁大部、内蒙古东北、黑龙江、吉林大部,楚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0.2%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6.2%,居住了大约81%的楚姓人群。
楚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楚姓的郡望是江陵,以郡望的地名作为其堂号。江陵,秦置县,故治在今湖北江陵,为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古都。
楹联 有关楚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三副:
善知水道,熟习算经。
春秋并列五伯,战国跃居七雄。
江阴丞善知水道,司天监熟习算经。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楚姓历代名人12名,占总名人数的0.03%,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三百四十九位;楚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2%,排在并列第三百O六位;楚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2%,排在并列第三百O六位。
楚姓历代重要人物有:北宋枢密副使楚昭辅,正议大夫楚建中,数学家、天文学家楚衍;元朝怀远大将军楚鼎;明朝经学家楚樟,天启进士、户部主事楚烟;当代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楚图南。
楚姓血型:
楚姓人群总的血型分布是:O型占33%,A型占28.9%,B型占29%,AB型占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