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氏起源
路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一百五十二位姓氏,在豫、冀、鲁地区比较有影响。当代路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68%,总人口大约有85万多。
路德名义和图腾:
路即道路。会意字,以足和各示意。路人似是善于开路和铺路的氏族,以此为氏族的原始图腾,并命名氏族和族徽。路人居住过的地方带有路字,建立的城堡称路邑,最终发展为路国,出现路姓。
路姓的起源和演变:
路姓的渊源主要有三大支:姬姓、妘姓和隗姓。
第一支出自姬姓。黄帝曾孙帝挚之孙日玄元,有功于唐尧,封于中路,历虞夏称侯,子孙以国为氏。
第二支源出妘姓。古路国,颛顼之裔,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
第三支系自隗姓。黄帝封炎帝之裔于路,即春秋时赤狄潞子国,故地在今山西黎城南,公元前595年晋灭潞子国,子孙以国为氏。
外族基因的流入:
第四支出自外族的改姓。我国的路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西汉匈奴族屠各部有路姓;三国时东南庐陵路氏,出自山越族;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代北人姓为汉族姓时,鲜卑族没路真氏改为路氏;清初,满洲八旗姓纷纷改汉姓时,其中满洲八旗姓库雅拉氏集体改姓路。这些民族长期与汉族混居,多数已经汉化,成为北方汉族的一部分。
历史上路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路姓主要活动在山西、河北一带。秦汉时期,路姓已经越过了长江,直达两广。魏晋时期,路姓抵达江西,并在河南形成望族。唐宋时期,路姓进入闽浙。
宋朝时期,路姓大约有4万6千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6%,排在第一百九十位以后。山西为路牲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路姓总人口的34%。路姓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湖南、甘肃等。全国形成了以北方为主的路姓分布区。
明朝时期,路姓大约有6万2干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7%,排在第一百七十位以后。山西为路姓第一大省,约占路姓总人口的25%。路姓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江苏、山东、河北,这四省大约占路姓总人口的68%。其次分布于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宋元明600余年,路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南方地区迁移。
当代路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路姓的人口约85万多,为全国第一百五十二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68%。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路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厂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这三省大约占路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内蒙古、山西、安徽、甘肃,这四省区大约又占路姓总人口的22%。河南居住了路姓总人口的24%,为路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河南为中心,沿黄河的路姓分布区。
路姓在人群中分布在豫冀晋、京津、陕宁、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内蒙古大部、黑吉西部、辽鲁大部、苏皖鄂北部、四川北段和南部、贵州南部、云桂大部,路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0.6%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群过总免的32.4%,居住了大约71%的陆姓人群。在黑吉大部、辽宁东部、山东东端、苏皖中部、鄂渝川黔大部、江西北段、湖南西部、广东西段、广西东北、云南西部、甘肃中西部,路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7%—0.14%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1.2%,居住了大约22%的路姓人群。
路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路姓的郡望有阳平、襄城、陈留、安定、东阳、河南、内黄、京兆、颖川。路姓以截蒲和临淮为其堂号。“截蒲”和“临淮”堂号均典出汉朝路温舒。路温舒,少年家贫,酷爱读书,牧羊时截下长在泽地中的蒲叶当纸来学习。他研习律令尤为突出,太守委其为曹吏,即今天的法官。他对《春秋》也很精通,被举为孝廉。宣帝时,上书建议尚德缓刑被采纳,后官临淮太守。
楹联 路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三副:
五金花帖;百粤縻缨。
尚德缓刑,书陈尉掾;通经涉史,望重郎官。
近汶上远内黄,气钟玉女铜峰,从此奠安宏衍绪;
汉将军唐宰相,书读缓刑尚德,只期忠厚永传家。
路姓的名人和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路姓历代名人32名,占总名人数的0.07%,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二百O四位;路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12%,排在并列第一百三十一位;路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4%,排在并列第二百三十九位;路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6%,排在并列第一百七十六位。
路姓历代重要人物有:西汉符离侯、伏波将军路博德,临淮太守路温舒;北朝北魏右光禄大夫路思令,魏郡平原两郡太守路景略,东魏郡太守路邕;唐朝冀国公、兵部尚书路嗣恭,崇贤馆学士路敬淳,长安尉路泌,弘文馆大学士路随;北宋太常博士路振,南京留守路昌衡;北宋金国孟州防御使路铎;明朝淮扬总督路振飞。
路姓血型:
路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2.9%,A型占28.4%,B型占29.6%,AB型占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