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浙江义乌叶前村 50名村民将北上“寻亲”

浙江义乌叶前村 50名村民将北上“寻亲”
  

  明朝嘉靖年间,上万浙江义乌兵随戚继光北上,抗击鞑靼兵、训练战士、筑守长城,留下了不朽的足迹。

  这几年来,义乌与长城脚下的义乌兵后裔交流越来越频繁。从2002年9月开始,义乌市志编辑部先后10次北上采访、收集资料,探寻义乌兵踪迹。近日,义乌市义亭镇叶前村50名村民,正在筹备开展“同根溯同源,重走长城路”活动,到辽宁省秦皇岛市绥中县永安乡立根台村,祭拜修守长城的叶家先祖,与当地叶家人共叙亲情。

  得知这一情况,义乌市志编辑部特意发函给绥中县委宣传部,希望绥中县能够协调文化、方志、新闻媒体及永安乡政府等相关部门,支持帮助立根台村对接好本次活动,并留下珍贵影像资料。

4年前的桑梓行

  “回义乌如同回家”

  这一次叶前村人组织的“寻亲”活动,缘起还得从几年前说起。

  2010年8月中旬,义乌兵后裔桑梓行活动开展,来自河北、辽宁、天津等地的10名义乌兵后裔,带着祖宗墓碑的拓片、捧着黄土来到义乌寻根,其中就有绥中县长城脚下立根台村村民、义乌兵后裔叶庆海。

  当年8月21日下午,叶庆海在义乌市志编辑部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走访了义亭镇叶前村。虽然没有红地毯、没有鲜花,但叶前村人用古老的传统、最隆重的民间习俗———敲大铜锣十三下,燃放鞭炮,大开祠堂中门的方式,迎接尊贵的远方来客。

  当着全体叶氏村民的面,在村中的叶大宗祠内,村老年协会会长叶春竹,双手捧着一部新编修的《锦川叶氏宗谱》,将其赠送给叶庆海。

  据《锦川叶氏宗谱(叶前村)》记载,叶庆海的祖上是叶前村的叶珊。叶珊生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叶守信、叶守义、叶守忠。叶守义生于嘉靖乙酉年(1525),卒于京,他弟弟叶守忠的儿子叶期,曾任山海关一片石把总。从家谱上看,他们兄弟几人都去了北方,并且带了家属。到北方后,丈夫戍边,妻子操持一家的生计,长城上的敌楼成了他们的家。

  叶庆海说,叶家祖上守边时,就居住在长城上的叶家楼内,后来没有战事才搬到长城脚下的立根台村。叶庆海记事时,他的奶奶和父亲就对他说,他们的祖宗是明朝时从浙江金华府义乌县到北方来守长城的。如今的立根台村,多数人都是义乌兵的后裔,姓叶的有80户人家。

  “虽然相隔千里、时过百年,但是叶家人亲情依旧,我是立根台村义乌兵后裔回到义乌老家的第一人,但是没有一点陌生感,如同回家。”昨天,提起那一次桑梓行,叶庆海仍然感到很亲切。

  叶庆海是秦皇岛市人口计生委宣传站站长。他说,小时候只是把父亲和奶奶的话当作故事。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能到千里之外、祖先生活的地方看看。如今,虽然很多乡亲没来过义乌,但他们对自己的祖籍都有一种神秘感,对自己的家乡更有一种亲切感。

  对于那次桑梓行,新近出版的《长城有约》一书也多有描述。当时,全程陪同叶庆海的义乌市志编辑部编辑潘爱娟,写了一篇《这一刻,眼泪为感动而流》的文章,被收录此书中,详细介绍了当天叶庆海的行程和经过。

此次北方“寻亲”

“同根同源,待如家人”

  这一次的北方“寻亲”行,义乌义亭镇叶前村村民准备良久。叶前村老年协会会长叶春竹告诉记者,他们已买好车票,10天后的9月20日,50名村民将前往辽宁绥中立根台村“寻亲”。先是坐动车到杭州,然后坐高铁到辽宁,总行程大约5天。“现在交通方便,从我们这边过去只要七八个小时。”叶春竹说,叶庆海到叶前村来寻根之后,他们一直有联系,每年年关和一些节日,他们也会与叶庆海互通电话。

  根据方案,此行他们将参观叶家楼、祭奠立根台村义乌兵后裔祖坟和祖先等,同时还会向当地义乌兵后裔赠送特殊的纪念品。叶春竹说,这一次的纪念品是他们特制的一种银饰,上面有“义乌兵后裔留念”、“同根同源”等字样。每个义乌兵后裔家庭,都将获得一个纪念品。

  叶前村村主任叶菁能说,了解到绥中立根台村的经济情况没有义乌这边好,他和村里几名办厂的村民已约定,如果那里有村民需要找工作,愿意到义乌来打工,他们也会尽量予以安排。“毕竟是同根同源,大家都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叶菁能说。

  这一次,叶前村的50名村民中,还有不少父子、夫妻同行的情况。

  义乌市志编辑部一名工作人员说,400多年前,戚家军的英勇抗倭、北上戍边的故事,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所熟悉。义乌和辽宁秦皇岛等地,也多次举办义乌兵后裔的“寻根”活动,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这一次,叶前村村民前往立根台村“寻亲”,将有利于建立两地广泛长期交流,发掘更多有关义乌兵后裔的感人故事。                                              来源:金华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