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巴南周氏 跌宕起伏寻根路

巴南周氏 跌宕起伏寻根路
    自重庆外环高速公路巴南惠民出口而下,一路前行,弯弯山路两侧,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即便在炎炎夏日亦凉风习习,备觉清爽。相对于千里之外一马平川的湖北麻城,这里同样让人心旷神怡。
今天的重庆市巴南区在清初属四川巴县,当年因持续战乱、瘟疫,致原住民为之一空。今天,居住在此一带的居民“十九皆湖广人”,周姓人家不少。
300多年过去,故土到底在何方?成为困扰不少巴南居民的问题。有人不仅思考过,还真的去寻找答案。早在十几年前,惠民街道办事处龙凤村三合土社的周氏移民后人周德勇就踏上了漫漫寻根路。
昨日(6月15日),三合土社,保存至今的“泰山石敢当”石雕。
旧址依旧在,不见八棱碑
一场不大的雨过之后,绿树掩映的龙凤村三合土社,犹如唐朝诗人王建笔下的《雨过山村》的场景:“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置身其中的周先生,无心赏识山村画卷,他心中有个难以割舍的结—祖传的八棱碑哪儿去了?
这是他第三次专程为了八棱碑,赶到始祖入川后的这片居住地。
竹林之下的乡间小道有些湿滑,周先生驻足凝望堡坎上的一处平地说,这就是我家八棱碑当年的立碑地。
平地已被片片竹子落叶和杂草覆盖,几个石块重叠在小道旁,疑似周家八棱碑的构件。
鸡鸣犬吠声声,他穿过挡鸡的栅栏,四处观望,希冀有更多的发现。
80岁高龄的张上元是这一带的长者,对当地的历史基本知晓。他所居住的房屋,是典型的明清时期川东民居,这和周围新建的混凝土房屋显得格格不入。
张上元对八棱碑记忆犹新:“八棱碑高三米左右,两人合抱这么大。下面有基座,中间是碑体,上面有个石头的帽帽,顶顶是个园的,旁边立了四根一尺见方的石柱子。八棱碑后面有三座周家的祖坟。”
张上元年轻时常常路过自家屋后的八棱碑。在他二三十岁时,八棱碑被毁,碑体被拦腰切成两截,因为很粗,中间都被凿空了,一截做了水缸,一截做了捣米用的石臼。
周先生坐在一旁默默地听着老人的讲述,久久无话。
追根溯源,千里寻访到麻城
八棱碑,因其制作上是八棱八面,故而得名,常见于北方。记者一路从湖北麻城采访过来,还是第一次听闻八棱碑,而且在重庆。
据区文管所2009年对碑体的拓片显示,碑文记载,周家先祖移民入川插占为业后,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不仅立住了脚,解决了生存问题,而且繁衍壮大,然后分家发展。
碑文采用阴刻方式,碑的顶端横刻了“合族敬宗 垂之永远”八个楷体大字,每面一个。在“垂”字之下又竖刻了“垂远故始”四个大字。“意思是从这里开始分家,但大家不要忘本,要齐心意合,尊敬先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每一面刻了不少文字,有的就记述了一个分支,周德勇家的世系刻在“宗”字下面。从残碑上目前只能看到从高祖起共九代的名字。“德”字辈是第十二代。
在全碑开头的“合”字下面,许多字已经模糊了,但有几个字很清晰:“县孝感乡民籍”,“三合土凤凰”等字样。“这个碑文很清楚地说明了周家是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的移民,落户在了惠民乡三合土这个地方。”巴南区文管所所长黎明说,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文管所对900多处清朝墓葬进行了查证,根据墓碑的记载,“99%都是来自湖广、江西等地的移民。巴县人口经过大移民,从康熙二十三年的1.5万人,到嘉庆元年,只用了112年,人口就增到近22万人。”
据说,周家入川始祖叫周凤藻,相传辈分为“凤启廷朝世单兴,善仁柱永德昌荣,孝友齐家光祖献,诗书训子显科名”。经过考证,除个别字音同而字不同外,碑文记载的辈分和周家传人的辈分相吻合,与在麻城的记载和口口相传的历史相吻合,周先生说:“这就证明我们的故土就是在湖北麻城孝感乡。”
去年国庆节期间,靠着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的指点,周先生特地自驾1000公里到麻城寻访,“一到麻城,心情澎湃,这就是我们的故土,我们的根在这里!”
他求助于麻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麻城市“湖广填川孝感乡现象”研究会会长凌礼潮、麻城市委党史研究室副编审李敏等专家,连续几天不停地查找族谱,实地走访孝感乡都旧址。
麻城人的热情感染着他,也帮助了他。但周氏在麻城是个大姓,有13个支系之多,各种族谱、家谱几十种,上百卷,要想从中找到到底属于哪一支系,绝非一日之功。最终,在饱览故乡山水之后,他抱憾而归。
“我现在要做的有两件事:继续找寻承载我们周家历史和精神寄托的八棱碑,考证残碑和各种资料、再去麻城寻访,找到在那边的故土。”在三合土社周家入川始祖居住地,周先生坚毅地说。
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八棱碑
作为周家八房之一的后人,周先生曾寻找到过八棱碑,“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对这段跌宕起伏的历程,他感慨不已。
八棱碑记载的是周家的历史,承载的是一个家族的精神寄托。
从小,他的爷爷就给他讲述过自家的历史,老家在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当年八个弟兄一起进川,后来在长生桥惠民乡三合土落户下来。再后来分家发展,分家时立了一块碑。“和很多移民后裔一样,家族中只有口口相传的历史,已没有更多的细节。”而祖传的一部周家“命簿”(类似于简明家谱)后来也丢失了。
周先生打开电脑,翻出了2003年4月20日寻碑过程的照片说,“当时是挨家挨户的找,我就是要找到自家的碑。”
在一个农户家,他先找到了用于捣米,已变成石臼的半截八棱碑。碑体清晰地记载了周家八房的一些文字,“我一看,再对照我们家的辈分,这就是我家祖上的八棱碑。”
他找到另外半截碑体是在一家农户的厨房里。一个铝制的盖子扣在碑的上面,被挖空的碑体中间盛满了水,外面的文字因为常年的浸泡,只有一侧尚看得清楚。他说,“真可惜。”但不管怎么说,这必竟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一件湖广填四川的物证。
六年过后的清明节,周先生专门请巴南区文管所所长黎明到三合土社,对碑文拓片,进行考证。同时,在当时惠民镇政府和龙凤村委会的帮助下,将两个分隔近半个世纪的残碑重新放到了一起,搬进了龙凤村委会的大院。
“碑拉到村委会后,当时有人说要买,我说这个是周家的东西,我们做不了主。后来,没注意到什么时候两截碑就不见了。”昨日,龙凤村党支部副书记周启云说,“这个碑当时还是我拉回来的,突然不见了,太可惜了。”
上图为八棱碑残碑图拓片之一部分失而复得。
来源: 重庆晨报(重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