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老济南的过年民俗:腊八粥、年画、年货

  旧时(山东省)济南人所指的“过年”,并非是除夕之夜至正月初一、初二、初三短短的几天时光,而是从腊月廿三“小年”起跨越到来年的正月初五,大约半个月。年画摊上也有春联:大门对、二门对、屋门对、灶王对等,尺寸不一,联语乃老生常谈,横批无非“万象更新”、“一元复始”之类。

  旧时(山东省)济南人所指的“过年”,并非是除夕之夜至正月初一、初二、初三短短的几天时光,而是从腊月廿三“小年”起跨越到来年的正月初五,大约半个月。

  腊八粥·腊八醋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泡腊八醋时,已然预示了过年的信息。腊八粥源于佛教,相传释迦牟尼曾得牧女奶粥后,于腊八日“成道”。后来僧家煮粥供佛,以示纪念。如今千佛山的寺庙里还年年连夜熬粥施众,民间也纷纷效仿之。

  腊八粥用江米、小米、黄米、豇豆、红小豆等熬制。腊八粥之美,全在粥果,有红枣、栗子、核桃仁、花生米、桂圆肉、莲子等,出锅后再撒上白糖。自清晨淘米煮豆、剥壳剔仁。粥熬好后,还要泡“腊八醋”。将洁白肥大的蒜瓣浸在贮醋的小坛甑里,封固,以备春节蘸饺子用。从这时到除夕还有20多天,蒜香融进醋里,酸辣适中,蒜瓣也呈淡绿色。这和意欲水仙在春节开花,须二十几天前入水,才能抽箭绽瓣是同一道理。

  年画·祭灶

  腊八过后,大大小小的鞭炮摊陆续摆上街头,有千头鞭、五百响、大雷子、飞天响、筒花、刺花、滴滴金……五花八门,罗列有致。腊月十五以后,年味渐浓,长街幽巷里就传来“请灶王来——皇历啊——新皇历——”的叫卖声。大街上摊贩逐日增多,其中年画摊尤为引人注目。一张张花花绿绿的年画,在飘浮着鞭炮火药味的淡淡烟霭里,纵横地悬挂路旁。有天津杨柳青的,潍坊杨家埠的,上海彩印的,林林总总汇集一处。当年趵突泉外,劝业场里的年画摊最丰富。售者是个黑脸汉子,镶着颗大金牙,嗓门特高,卖画时还辅以趣语,如指着《全家福》吆喝道:“看看啦!瞧瞧吧!儿孙满堂合家欢,老太爷捋着胡子喝盅酒,夹块肉,多大福分!”逗得人笑逐颜开。年画摊上也有春联:大门对、二门对、屋门对、灶王对等,尺寸不一,联语乃老生常谈,横批无非“万象更新”、“一元复始”之类。

  腊月二十前后,卖灶糖的上市了。灶糖是腊月廿三祭祀灶王的供品。据东汉许慎《五经异义》所说,灶王系火神祝融。然而,千百年来对灶王又衍变出不同的传说。济南一带是这样流传的:灶王姓张,他致富后露出了“富贵易妻”的丑态,休弃了患难妻子丁香,娶了一个叫海棠的美丽姑娘。岂料后来家业荡尽,沦为乞丐。某天乞讨到前妻门口,丁香出来施舍时,他羞愧难当,一头钻进灶台憋死了。只因他与玉皇大帝同姓,遂被封为灶王。“灶王图”为木刻彩色套印,有的灶王图上,还并列着一位凤冠霞帔的“摩登夫人”——灶王奶奶,她是复婚的丁香还是海棠,谁也弄不清楚,这得请“灶王爷学者”去考证了。祭以灶糖是为粘住灶王爷的嘴,免得他到玉帝前进谗言。济南人不在一个庭院里同植丁香、海棠或许就缘于这一传说。

  年货·忙年

  祭灶后,开始扫尘了,家家用新笤帚、新鸡毛掸子扫屋。从墙壁到房梁,里里外外,将一年的积灰、蛛网来一次大扫除,务必使室无纤尘,窗明几净。随后日日清洗什物,取出祖先牌位龛、祭器——足有二尺多高的锡香炉、蜡台、锡瓶,细细擦洗。

  街上更热闹了,从西门到城顶,摊贩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两旁人行道上摆满摊子,五光十色。年货可分吃、穿、日用、迷信、玩耍、点缀六大类。购年货的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一大、泰康、上海食物公司等南货店里人头攒动,顾客盈门。人们除把米粮酒菜等生活用品备好外,为过年吃得好、玩得尽兴而忙活。各家店铺生意红火,就连乞丐帮这几天也大发利市。乞食者到店铺门口先高喊一声:“掌柜的发财啦!”随即扯开沙喉咙唱起来:“新年新月过新春,花红对子贴满门。三位神仙来送宝,一送金,二送银,三送聚宝盆……”若给的钱少或偶尔遇上一毛不拔的吝啬鬼,他会从腰里掏出半块砖头,朝自己头上砸去,非砸个头破血流不可。此时谁也不愿意见“血光之灾”,知趣的赶紧付钱,令其速去。某年,院东大街“协聚祥”南货店的少东家给的钱少,那乞者竟满脸是血躺在店门口装死,引人围观,无法经营,最后还是由“保长”出面,赔上好话,付了大洋一元,才让他“扛起腿滚蛋”。叫花子自诩是“穷出来的见识”,着实惨痛!

  年货置办后,主妇们要忙个不亦乐乎,彻夜蒸完二三缸各式面食,又做“年下菜”,一般是红烧肉、粉蒸肉、炸松肉、红烧鸡、炸鱼、炸藕合、五香疙瘩炖肉丁,愿吃下水的可去院西大街“一元堂”药铺买包“酱锅料”,酱猪蹄、肚子之类。有一味“酥菜”在济南无论贫富是过年必备的。此菜以海带和藕为主,丰俭由人,可放鸡鱼肉肘,不然几块肉骨头也能应付。一锅多菜,酸甜可口,别有风味,既可待客也可自奉。“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主妇们做好酥菜,喜欢分赠给邻居,“刘嫂,你家今年的酥菜酸甜正好,真好!”“董奶奶,你做得格外香!”互相夸赞一番,平添了几分过年的热闹与喜气。

  过年有件被人们极为看重的事——吃饺子。不止济南,大抵北方都是如此。我浪迹萍踪多年,曾在苏沪过年,江南岁朝,一家老小必一起吃小圆子,煮熟后加桂花糖霜,以为吃了可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北方过年的饺子馅很讲究,放足量的香油,海参、虾仁、海米、鸡蛋、猪肉、羊肉、笋丁、豆腐干丁、粉丝、韭菜、白菜、胡萝卜、芹菜、香菇、菠菜……都可做或荤或素的馅。不少济南人春节这天吃素饺子,图的是一年“素素净净”,平安无事。不过喜荤的人为讨个好彩头,也有吉语谓“肉肉透透”,乃富富有余之意。总之,“妈妈经”上的玩意儿准能左右逢源。除夕前两天,家家传出剁馅的刀砧之声,声声急促,远近相闻。济南习俗,初一这天,妇女不动剪子、菜刀,此属凶器,动之不吉,所以菜肴、水饺须在年前备好。

  似水流年,移风易俗。一旦追忆旧时春节景象,恍如隔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