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耶律德光 (yelvdeguang)
- 别名、笔名:-
- 堂号、郡望:-
- 性别:男
- 血型:保密
- 民族:汉族
- 出生年月:
- 籍贯:-
- 担任职务:-
- 所在地:
- 联系方式:-
- 父亲:耶律阿保机 (yelvabaoji)
- 代理:zhongneng(注册日期:2014-05-22 16:52:25)
辽太宗耶律德光(902年11月25日-947年5月15日),大契丹国第二位皇帝(927年12月11日至947年5月15日在位),在位20年。字德谨,契丹名耶律尧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947年2月24日,辽太宗耶律德光将国号由“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成为辽朝首位皇帝。
辽太祖天赞元年(922年),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随同太祖参加了一系列征服战争,尤其是在南征幽州、西征吐谷浑、回鹘期间,战功卓著。天显元年(926年),又随同太祖灭渤海国,作为前锋攻克渤海首都忽汗城。
天显元年七月二十七日(926年9月6日)辽太祖死后,述律后称制,耶律德光总揽朝政,927年12月11日,在述律后的支持下即位。天显六年(930年),割据原渤海国疆域的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耶律德光统一了契丹。
天显十一年(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称子、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反对后唐。耶律德光遂亲率5万骑兵,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册立石敬塘为后晋皇帝。其后,更率军南下上党,助石敬塘灭后唐。
割取燕云十六州后,耶律德光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南北两面官制度,分治汉人和契丹。又改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将燕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
会同四年(944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拒不称臣。耶律德光于是率军南下。会同九年十二月十六日(947年1月10日),耶律德光率军攻入后晋首都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俘虏后晋出帝石重贵,灭后晋。
会同十年正月初一(947年1月25日),耶律德光以中原皇帝的仪仗进入东京汴梁,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贺。大同元年二月初一(947年2月24日),耶律德光在东京皇宫下诏将国号“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改会同十年为大同元年,升镇州为中京。
大同元年四月初一(947年4月24日),因辽人实施的“打草谷”物资掠夺政策导致中原反抗不断,无法巩固统治,耶律德光被迫离开东京汴梁,引军北返,在临城县(今河北省临城县)得热疾。四月二十二日(947年5月15日),在栾城县杀胡林(今河北栾城县的西北)病逝,辽人将其运回北方安葬。途中为防尸体腐败,以盐渍腌其尸,时人称为“帝羓”,即“皇帝腌肉”之意。
辽太祖天赞元年(922年),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随同太祖参加了一系列征服战争,尤其是在南征幽州、西征吐谷浑、回鹘期间,战功卓著。天显元年(926年),又随同太祖灭渤海国,作为前锋攻克渤海首都忽汗城。
天显元年七月二十七日(926年9月6日)辽太祖死后,述律后称制,耶律德光总揽朝政,927年12月11日,在述律后的支持下即位。天显六年(930年),割据原渤海国疆域的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耶律德光统一了契丹。
天显十一年(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称子、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反对后唐。耶律德光遂亲率5万骑兵,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册立石敬塘为后晋皇帝。其后,更率军南下上党,助石敬塘灭后唐。
割取燕云十六州后,耶律德光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南北两面官制度,分治汉人和契丹。又改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将燕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
会同四年(944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拒不称臣。耶律德光于是率军南下。会同九年十二月十六日(947年1月10日),耶律德光率军攻入后晋首都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俘虏后晋出帝石重贵,灭后晋。
会同十年正月初一(947年1月25日),耶律德光以中原皇帝的仪仗进入东京汴梁,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贺。大同元年二月初一(947年2月24日),耶律德光在东京皇宫下诏将国号“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改会同十年为大同元年,升镇州为中京。
大同元年四月初一(947年4月24日),因辽人实施的“打草谷”物资掠夺政策导致中原反抗不断,无法巩固统治,耶律德光被迫离开东京汴梁,引军北返,在临城县(今河北省临城县)得热疾。四月二十二日(947年5月15日),在栾城县杀胡林(今河北栾城县的西北)病逝,辽人将其运回北方安葬。途中为防尸体腐败,以盐渍腌其尸,时人称为“帝羓”,即“皇帝腌肉”之意。
无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