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个人资料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 个人资料
  • 人生简介
  • 配偶信息
  • 相册图片
  • 兄弟姐妹
  • 大事记
  • 姓名:竺水招 (zhushuizhao)
  • 别名、笔名:竺云华
  • 堂号、郡望:-
  • 性别:女
  • 血型:保密
  • 民族:汉族
  • 生卒年月:1921-1968
  • 籍贯:浙江省嵊县灵娥村
  • 担任职务:演员
  • 所在地:
  • 联系方式:-
  • 祖辈:竺姓始祖 (zhuxingshizu)
  • 代理:nongying(注册日期:2011-12-30 16:20:08)
    竺水招 (1921—1968) 女,演员。原名竺云华。浙江省嵊县灵娥村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2岁离开就学数年的本村义学堂,进晋溪后山村之天蟾舞台科班学艺,工小生兼学花旦。因谦逊好学,练功刻苦,打下扎实的武功基础,成为女子越剧中少有的擅长武功的演员之一。在浙江乡镇演出时,与尹桂芳义结金兰。   
    1939年进上海,1940年10月与尹在同乐戏院再度合作,任二肩旦。1942年4月,与傅全香任“并头肩”。表演细腻妩媚,清新脱俗,唱腔甜润而柔糯,尤以《三看御妹》一剧最受欢迎,报界有“乐而不淫的花衫佳材”之评语。1942年8月起加入姚水娟领衔的“越华舞台”。1944年夏与尹桂芳合作,上演了《云破月圆》、《石达开》、《宝玉与黛玉》、《春闺梦》、《沙漠王子》等新戏,为越剧改革扩大了社会影响。1947年参加越剧姐妹筹建越剧剧场、兴办越剧学校的《山河恋》义演,饰主角皇后绵姜,为“越剧十姐妹”之一。[1]   1947年9月自组“云华剧团”。1948年起改演小生,先后与戚雅仙等人合作。解放后该团演出了富有爱国精神和文学性的《南冠草》、《文天祥》等剧目,对女子越剧开拓戏路进行了有益的尝试。1951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捐献“越剧号”飞机筹款义演。1954年冬率团到南京演出。1956年3月,该团改组为“南京市越剧团”,任团长和主演。其戏路宽广,花旦、青衣、小旦、小生、老生乃至老旦等行当均能应工。扮相俊美,被喻为“越剧西施”。“文化大革命”中受尽迫害致死,后平反昭雪。生前拍有戏曲艺术片《柳毅传书》和唱片多种传世。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竺水招先生是越剧十姐妹之一,十二岁入科班学艺,攻武生,登台演出后改演花旦,1941年起在上海长期与尹桂芳合作,1947年自组云华越剧团,改演小生。她的表演凝重深沉、儒雅大方,功底扎实,戏路宽广,能生能旦、能文能武,唱腔质朴细腻,柔中带刚,在越剧界独树一帜,自成竺派。曾经随团来到南京,1956年云华越剧团改组为南京市越剧团,使得越剧这朵戏曲奇葩在金陵生根开花。她主演的神话越剧《柳毅传书》被拍成彩色电影,蜚声海内外。
    江苏省剧协副主席、南京市剧协主席、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竺小招,满怀深情地回顾了母亲的艺术人生,并谈了对于竺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体会。老艺术家的代表、竺水招先生的同事计大为、蒋鸿鳌在缅怀老团长的艺术和人生时非常激动。在《柳毅传书》中饰钱塘君的蒋鸿鳌说,“我23岁进团,多亏了老团长对我的精心培养,她是自己掏钱办团啊”。计大为表示,竺派唱腔正如竺水招其人,憨厚正直,没有过多花哨的舞台技巧,这也是竺派艺术的核心所在。不仅要传承其唱腔,更要深入探讨竺水招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这才是对她最好的纪念。

 

    无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