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漫漫“耳”姓寻路

漫漫“耳”姓寻路
  

   人从上辈那里继承的“硬件”不外乎二:一是体质相貌,再一个就是姓氏。这在每个人一生中,相伴相随、极少能改变。
   “在温州,我碰到姓耳的人几乎都是自己一个家族的。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姓氏和家族的起源一直很困惑。”在银行上班的耳建国先生有个大大的心结。
   据了解,现在在温的耳姓族人不超过80人,基本上分布在温州市区,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有的是公务员,有的做生意,有的跑运输,还有少数侨居国外。但他们一直不知道自己这一姓氏的起源,不清楚其发源地在哪里。于是他们希望通过本报《指名道姓》栏目,帮助他们寻到自己的根。
一次普查一个猜想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当人口普查员来到耳延泽家,疑问产生了:“这个姓氏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尽管耳延泽自己就从事户口管理工作,但是没有足够的根据,也只能认为是汉族。
   但是,这个提问却是家族所有耳氏成员的一大疑问。耳延泽的堂兄堂弟们却有自己的猜想:“也许是满族人,来自东北的。”这种猜想也并非空穴来风,十几年前,耳延泽跑长途的第二个儿子耳震武,曾经在北京附近无意间闯入了一个村庄,而这个村里人居然都姓“耳”。
    “主要是太远了,我们没能再去彼地踏访,此后不了了之。”耳震武说。
    是否是满族人的猜想还来自另一毋庸置疑的证明——耳延泽家的祖坟。这座建于1909年、距今近百年,葬于瓯海塘下的祖坟,墓碑上记载:清例赠/修职郎正魁耳公之墓/西南五堡小南永宁街/宣统元年冬月立。由此可以推算耳姓在温州至少已有六代,并且从清宣统年间,就有耳姓一族生活在温州市区。翻看清朝的官制,修职郎属于八品文职官员,而做官入仕确是满族人流向全国各地的主要途径。
    另外,耳延泽的爷爷之坟从此处迁出后,安葬在景山的莲花山的莲花心内(现温州市动物园界内),有一标明地界的石碑,上书:耳界。
家谱失传上下寻觅
    家谱,是一个家的族渊源和发展,兴衰和没落的最好线索。但是,在温州目前这支已有六代相传的耳氏家族竟没有自己的家谱,或者说他们的家谱早已失传。没有家谱,成了他们家族一个不折不扣的遗憾——
    于是,有心的耳延泽自制了一份从其父亲之后的三代耳氏人的家谱。莫非只有这三代人吗?十多年前,大儿子耳震峰去银行办理业务,居然碰见长久疏于联系的曾祖父兄弟的儿子耳建国;耳延泽的三儿子耳震云在公安系统上班,他曾经在一次路面执勤工作时,居然碰见了同样姓耳的一位女性,后来才知这个姓“耳”的是曾祖父的兄弟的后人,即耳建国的妹妹。“碰来碰去,都是自家亲戚。”
    虽然,耳延泽自制家谱现今可以追溯到六代以上了,但这六代耳氏家族人,居然都没有祖宗流传下的家谱。
没了家谱,考证耳姓的发源可是一个难题。
    上世纪90年代,耳延泽的三儿子耳震云特地为此到温州市图书馆查阅有关名字的资料。他查过《康熙字典》、《百家姓》,“百家姓中没有耳姓,最后我在旧版的《千家姓》中找到了。”据了解,“千家姓”在明朝年间才出现。
    “我也曾上网搜索过,但网上根本没有耳姓的相关信息。”耳震云说,唯一有次看到一个《耳氏网上宗祠发展规划》的网页,进入发现里面内容空空,原来这个网页只不过是一个冠着“姓氏”名义,赚钱的假信息。
互联网上守株待兔
    周二,有位林先生来电,称他的妹夫、远在上海从事家谱制作的支爱望,也许能助上一臂之力。
    赶紧与支爱望联系上,原来他是一家开发家谱网站的技术人员。支爱望所在公司开发的网站是全球姓氏中心互联网站:“我们的网站还处于测试阶段,可能十月份左右开通。我想我们能帮上忙的优势是,我公司将和上海图书馆建立姓氏上的资源共享。到那时,我们可能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支爱望所在的公司开发这个系统已有四年多了,他们的初衷是通过互联网,为人们重构流失的祖谱提供服务——尤其是海外华人,对这方面的需求非常大。支爱望建议,可以让温州耳家把自己的信息录入他们的网页,等另外一支的耳家人看到相应的信息,对照后,再取得链接:“这需要时间!”
海外侨胞远洋来鸿
    旅居意大利的读者陈列,回温州探亲看到本报的报道后,回想起自己若干年前在北京购的一本书中,对于此姓有所解答,特发来邮件告知。书名是《中华姓氏大辞典》,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96年出版。陈列这本书存放在意大利,回到罗马后,他马上查阅,并把内容发给本报。书中介绍如下:
    耳姓,來源譹訛春秋时楚国老聃,姓李名耳,一名重耳,其后以名为氏。譺訛战国时魏国大夫魏如耳之后,分布在明时杭州,今河南巩县、北京均有此姓。明朝人,耳元明,山东即墨人,洪熙中任抚州卫知事。
古书堆中寻寻觅觅
    为了查找更多的耳姓信息,记者来到市图书馆翻阅《康熙字典》,其中有关“耳”字的解释有多个出处,【史記·六国表】此与以耳食何异。【论语】女得人焉耳乎。【朱注】耳耳,柔从也。又爵名。【疏】斝,爵名,以玉爲之,旁有耳,若今之杯,故名耳。又姓。【正字通】明洪熙中有耳元明。又人名。老子名李耳。又地名。【前汉·武帝纪】罢儋耳真番郡。【注】师古曰:儋耳,本南越地,真番,本朝鮮地,皆武帝所置也。
    另上网,有《中国文明的开始》一文的记载。据作者介绍最新的考古证明,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定居地是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也就是耳的故乡,建于一万年前。
    书中提到,最初的姓氏为“风”,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但随着后裔人口的增加,受土地资源和食物来源制约,这些后裔必然要居住在不同地区。虽然,这些后裔与后裔之距离不会太远。但毕竟每个“氏”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家庭。为了区分,“风”姓的后裔之间彼此区分,自然要有不同的称号。因此有了黑、莫、穆、耳等姓氏。“耳”字古文是耳朵象形,意思是夜晚看不清脸面,要听到声音才能知道是谁。
姓氏专家现身说法
    听说温州市图书馆古籍部自建馆时,收藏了部分的珍贵家谱。记者立即着手联系,没想到古籍部的陈瑞赞先生反问:“温州有此姓吗?这是个非常稀有的姓呀!”
    据陈瑞赞介绍,现图书馆保存的部分家谱是近年来人们陆续送来的。而这个“耳”姓,他听都未听过,在浙江图书馆系统也没见过有此登记,更不用说家谱了。
    虽然我们多方查找,但一切的努力,仿佛都在说明考证耳姓的发源可能是一件徒劳的事情。
    柳暗花明。就在绝望的时候,有人建议记者联系国内研究姓氏颇有名望的专家——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姓氏群体遗传与进化研究组组长、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教授。近20年,袁义达教授组织过大规模的姓氏调查和分布演算,第一次在中国把姓氏研究纳入了科学的范畴。
    抱着侥幸的心理,经过多方的打探咨询,记者终于联系上了远在北京的袁义达教授。电话中,袁教授耐心地听取记者关于温州耳氏家族寻根的几个具体细节。三天后,怀着忐忑的心情记者再次拨通了袁教授的电话。
    袁教授说,他接触到很多类似的“寻根”求助,但这类调查其实是项非常庞大的工程,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才可以展开的。他所在的学术研究机构,是根本无法给求助者提供这种服务的。
    原以为,我们此趟调查就此结束了,袁教授却以他20多年的经验和查阅过大量资料的学识,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宝贵的信息。他推测在现有中华二千多姓氏资料中,耳姓可能是李姓的后代,是李姓的另一个分支:“据《通志》记载,老子名李耳,也可以这样理解耳姓是李耳即老子的后代。而今,李耳的故居在河南鹿邑县。”由此,推测耳姓的故乡可能是在河南鹿邑县。
    当记者问及更多的证据时,袁教授笑道:“我所能提供的信息也只能仅此而已。除非他们子孙寻根的愿望非常迫切,愿意出钱向一些类似的服务机构提出要求。当然,现在也可以通过公安部的户籍管理中心进行查找全国耳姓分布情况,但公安部的户籍管理中心不会向个人提供如此服务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