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族谱圆了“寻根梦”

族谱圆了“寻根梦”
  

 

    查阅族谱后才知道自己大半辈子都搞错了故乡;寻根时无意中结识了小自己两辈的同姓亲戚……本月在高雄开幕的泉台百家姓族谱暨中华姓氏联墨巡展,在台湾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一本族谱,连接了两岸同姓子孙多少共同的记忆?对祖先的追思,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共同家园的归属感……这些就像一条坚韧的纽带,将两岸人民紧密连接起来。

鼎力支持
提高寻根服务效率
    此次巡展选用的族谱,除了记录家族兴替迁徙、家规族约、风俗习惯等,还记载了迁移地、婚姻、家庭、繁衍状况以及两地家族关系,内容丰富翔实。同时,为了方便寻根对接,展览咨询台还摆放《简介》、《姓氏堂号及源流》、《寻根须知》等资料供观众参阅,配备索引系统供查询,大大提高寻根对接效率。
    展览得到了台湾社团、志愿者和广大乡亲的鼎力支持。巡展协办方之一、台湾中华华夏文化交流协会的理事长沈智慧就是最热心的一位。“我有一半是泉州人,台湾有许多人的祖籍地是泉州,都有认祖归宗的愿望。”沈智慧女士动用了许多社会资源,展览现场每天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两岸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希望能帮助台湾民众通过族谱找到自己的根。”
    据统计,这次参加高雄展览服务工作的台湾志愿者超过1000人,布展期间每天都有100人左右参加。他们和展览工作人员一样,每天坚持工作12小时以上,毫无怨言地做好每一件工作。

寻根成功
耄耋老人当场落泪
    在寻根的过程中,不少台湾民众找到故乡,当场落泪。
    祖籍泉州“霞浯”的吴尧峰先生今年70多岁了,因祖先牌位写着“厦浯”两个字而一直误以为自己是厦门人,到厦门找了几十年也没找到自己的根。参观展览时,吴尧峰先生在工作人员帮助下发现,“厦浯”应该是“霞浯”,是泉州晋江池店的古地名,这才知道自己大半辈子都搞错了故乡,一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如果我找不到根,那接下去就断线了,子孙后代更找不到了。”高雄84岁高龄的林奕榆先生少小离家,这几年曾回泉州寻根,可惜无功而返。工作人员根据他提供的古地名“后卿”,找到其祖籍地现址为“永春县石鼓镇大卿村”,可惜手头上刚好没有这份族谱,便立即打电话给永春县侨联,通过两岸连线查找该村林氏族谱。在永春县侨联的热心帮助下,家乡宗亲三天内便将族谱翻拍传递至林老先生手中。老人当场落泪,“总算了却了人生一大心愿”,并表示要带儿女返乡,把他们的名字补在族谱上。
    80岁的高雄老人孙仲谟抱着一本族谱来到展览现场,他的祖先在清朝乾隆年间渡海到台,他想跟大陆的族谱对接查询,查清祖先到台湾的具体时间。没想到,为展览服务的志愿者孙光隆先生也在同一时间带着族谱在寻根。工作人员对照后发现,他俩不仅祖籍地一样,都在现在的晋江东石塔头村,两人的来台开基祖也是同一个人,孙仲谟是第8代孙,而孙光隆则是第10代孙。在无意中认识了自己的亲人,两人都非常高兴。

谈及先祖
乡愁诗人哽咽神伤
    认祖归宗如水之归海,正渐成为台湾民众的一种潮流。族谱展不仅吸引了大批台湾民众前来,台湾知名人士、高雄地方政府也对此表示关注。
    5月8日上午,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携眷参观族谱展。当余光中看到《高阳余氏族谱》记载的先祖信息时,非常激动,拿起族谱向大家介绍其父亲、叔父的事迹,说到动情处,不禁哽咽神伤。参观后,余光中现场题词“香火长传妈祖庙,风波不阻闽台情”、“根索水而入土,叶追日而上天”,赠勉本次展览。
    高雄市市长陈菊、高雄市政府观光局局长陈盛山等高雄政界人士,也到巡展现场参观,并签名留念。

加强联谊
两岸交流谱牒史料
    在台期间,泉州交流团拜访了中华华夏文化交流协会、中华经典研究学会、高雄市福建同乡会、晋江同乡会、延陵吴氏宗亲会等团体,推进泉台联谊和交流,并加强了与年青一代乡亲的联系和沟通。主办方还与当地社团和乡亲交流谱牒史料,世界叶氏联谊总会创会首席顾问叶经华先生和台湾姓氏研究会会长陈明等谱牒研究专家闻讯纷纷赶到展览现场,热情地向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族谱研究成果,探讨存在的问题,并赠送《叶氏之根》等谱牒史料。截至目前,共获赠谱牒史料20余件。(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