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十年续修“第一家谱”

十年续修“第一家谱”
  

 

    历经10年的续修,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孔子世家谱》即将交付印刷。这部延续时间之久、保存之完备无出其右的谱牒经孔子后人编纂,成功化解断续危机,使入谱总人数超过200万,见证了孔氏家族的传承史。
    断续危机迫使后人修谱
    据《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介绍,始于1998年的《孔子世家谱》第五次续修是在其遭遇断续危机,孔子家族传承史濒临断裂的背景下展开的,截至目前,新家谱已进入了最后的校对阶段,之后即将交付印刷。
    《孔子世家谱》在孔氏家族中又被称为“全国谱”,用于记载从孔子时代至今孔氏族人的传承脉络,按照明朝以来的惯例,世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只大修过四次,最后一次是在1937年的民国时期。
    孔德墉说,60多年的断层让家谱面临失续的危机,早在1987年,时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会长的谷牧就曾向他提出续修建议,认为世家谱续修不可断。但按照祖训,这项工作本应由“衍圣公”主持,经与族人商议并得到现居台北的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同意,从1998年开始,孔德墉及部分其他后人开始搜集后裔资料。这位80多岁的老者,身先士卒,自己拖着行李箱自费跑遍全国各地,上山下乡,甚至坐牛车,挨家挨户寻找亲人。
    孔德墉说,10年间,续修工作协会共搜集到了130多万健在后裔资料,加上民国谱56万人和已逝后裔,新谱的总人数将超过200万。期间,工作协会还在山西和河南发现了两支失散了千余年的后裔,并在台湾屏东、桃园等地发现了200多年前从大陆迁移过去的原住民后裔,成为孔氏家族的传承史的重要发现。
    记者日前在续修工作协会看到,新《孔子世家谱》资料已全部录入了电脑,每位后裔还增加了诸如配偶、文化程度等信息,只需点击鼠标,“一家人”的传承树状图就能显示出来。
    新时代修谱采用新规则
    江苏南京某文化产业公司的负责人孔开屏是《孔子世家谱》第五次续修过程中的一位特殊后裔,她成为了最早入谱的女性后裔之一,并成为了一名后裔入谱的组织者。
    2003年,得知孔德墉正在进行第五次家谱续修后,孔开屏来到济南续修工作协会打听入谱事宜。孔德墉告诉她,这次续修打破了延续千余年的规矩,女性、少数民族、外籍后裔都可以开先河地入谱。根据民国谱对孔开屏祖辈的记载,证实了其身份后,这位孔子第76代“孙女”成功入谱。
    孔开屏说:“社会进步了,家谱续修也该发生变化,允许女性入谱是男女平等的表现。”入谱后,孔开屏又花了3年的时间寻访江苏各地,组织了8万多孔子后裔入谱。
与孔开屏同样幸运的还有云南宣威市71岁的孔祥贤。这位宣威市人大原副主任曾因是少数民族被排除在入谱行列之外。如今在新规之下,他不仅如愿进入了全国谱,更因入谱之事考证了宣威等地孔姓回族后裔的演变过程。
    孔祥贤告诉记者,从2000年到2002年,他通过寻访宣威市各个村镇的老人、考察古碑文,形成了重要的孔姓回族后裔演变历史考据。他说,当地孔子后裔在1715年前因寻求民族团结而与回族通婚,演变为伊斯兰教信奉者,这些历史资料目前已经被存入了宣威市档案馆,成为了见证孔子家族变迁史的珍贵档案。
    据《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的考证,目前入谱孔子后裔中不仅有回族,还有苗族、水族、哈尼族、景颇族、土族、东乡族、藏族等至少14个少数民族,这些后裔主要因通婚而随妻改变宗教信仰,也有部分人是为生活所迫。此外,还有很多后裔旅居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外籍后裔。
    孔祥贤说:“众多少数民族和外籍后裔进入《孔子世家谱》证明,经过2000多年的变迁,孔子家族已经成为了一个多民族、多国籍的大家庭。”
    传承历史 儒风永驻
    《孔子世家谱》第五次续修见证了孔子家族的变迁。但家谱续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发现多数孔子后裔对祖上遗训及孔子思想却始终尊崇有加,而修谱更强化了孔家人的这种意识。
    孔德墉说,这次修谱是为了理清孔氏家族内部血缘传承与分布变迁,并不是恢复封建家族制度。同时《孔子世家谱》的文化与历史价值不可估量,能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认识到这一点后,不少族人对入谱从一开始存有疑虑慢慢地转变为争相入谱。
    孔德威说,虽然新家谱后裔资料全部录入了电脑并制成树状图,但真正印刷出版后仍然是按照老谱“阙里式”排版方式,而并非树状图。即同一辈人放在一起,在每位后裔名下用小字标注其子女。查询某一后裔时需先按索引查其所在户支派,再查辈分,最后确定名字。孔开屏告诉记者,她除了现在使用的名字外,还有一个76代“令”字辈的谱名,用于确定自己的辈分,后裔中虽然不少人改用了两字现代名,但人人都知道自己是哪一个辈。
    据续修工作协会介绍,为了让后人知晓历史,一些后裔的嘉言善行通过小字记录在其名下,部分散落于民间的支系家谱序言中记录的重大历史事件也一并记入总谱,供后人了解。
    让续谱人员欣慰的是,许多在这次进入家谱的孔子后人仍然延续着古老家族传统。如在台湾地区发现的后裔严格遵守祖先规矩,设立祠堂,供奉孔子像,家家大门上都贴着很大的“孔”字,并挂有“鲁国堂”牌子,体现了不忘先祖和无法割断的亲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