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编写村史族谱 与海外赵氏宗亲书信联系
1925年出生的赵恩普,如今已90高龄。退休前,他教书育人,20岁开始粉笔生涯,上世纪50年代广东长沙师范进修毕业,一直在家乡周边学校教书,当过30年的小学校长。退休后,他办刊写书,参与《浮山月报》办刊由副总编到总编干了10多年,于1995年编成台山侨乡当今第一部乡村志《浮石志》,对浮石地貌疆界,600余年村史,文化、经济、政治发展概况皆有详细记载;73岁那年,赵老先生开始编写《浮石三音字典》,4年时间,换稿4次,经常是“三更灯火仍执笔,五更鸡啼又写书”,写出中国第一本记录本村方言的字典。
面对浮石村的历代先贤,赵恩普用勤奋、谦虚和真诚以及对乡土的一往情深,接连编纂了《台山音字典》、浮石族谱、《浮雁留声》文集等,架起了海内外浮石人沟通的桥梁;2015年,以部首编排的第三版《浮石三音字典》和增订版《浮雁留声》面世,在采访浮石皇裔村时,记者拜访了这位村里的修谱老人。
留住乡音,谱写村史族谱
新台高速的终点斗山镇便是浮石村所在地。在台山,这条古老的“赵宋皇族村”,2万多名村民几乎都姓赵,曾荣获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飘色)之乡”称号,2015年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且创造了文化教育史上3个中国第一:其中一个“第一”,就是2002年赵恩普出版了中国第一本记录本村方言的字典——《浮石三音字典》。
浮石是著名的飘色之乡,源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飘色表演,当时村民为迎合民间节日活动而创作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在那15年之后的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初七(农历),《浮石赵氏族谱》出版。“一册5本就是当年修的族谱,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重印,保存至今。”90岁的赵恩普,一辈子都在研究村历史和赵宗族历史,住在第十坊。
斗山圩镇有教师楼,他不去居住,心甘情愿住在远离圩镇热闹的十坊半月池塘畔的祖屋,潜心写书。赵恩普做了一辈子知识分子的工作,从学校校长到退休后报刊总编辑再到族谱及当地文化读本的修订工作,在他身上,看不到文字工作的枯燥,满是对中国文字的喜爱。
根据旧族谱记载,此地赵氏乃都是赵匡义之后,630多年前由南宋皇族后裔赵宗远开基立村。翻开当年主编的《浮石志》,赵恩普说,“始祖四世宗远公,字复观,号居浮。现在浮山主峰东南坡有始祖山,山上有独立一坟,我们也叫独穴,就是宗远公的公墓,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冬季修建,但在上世纪60年代遭破坏,仅存一墓碑,1984年重修。”赵恩普退休后开始在《浮石月报》工作,对浮石及赵氏历史文化的了解,村里没人能比得上他,被当作浮石“一宝”。
老人见到来客,搬出自己的珍藏还有自己多年的成果与年轻的来访者交流。他编的浮石音字典里,每个字都有五笔编码,是几年前跟他的孙子学的五笔,“虽然打字慢,但可以用电脑打字。”活到老学到老,来访者钦佩不已。
73岁那年,赵老先生开始编写《浮石三音字典》,他的初衷,是想把自己家乡的口音记录下来。“当时编写的时候,只想着为家乡保存乡音”,他编写的字典里,都会有广州话、普通话的读法,用各自的拼音方案标注。“同音字查询最实用,方便学习,比如‘猷’字不懂怎么写,那么你就可以通过找到同音的‘油’字找到它”。
“编写这本乡音字典,为乡亲在学习和工作上提供方便,在应用汉字时有个良师益友,并以乡音为基础,去学会广州话和普通话”,《浮石三音字典》收入9000多个汉字,2002年第一版出来被抢一空,第二年修订后再版。之后在海外华侨资助下编写完成《台山音字典》,现原稿存于台山博物馆。
赵恩普编写《浮石三音字典》、《台山音字典》时,有不懂的字音,为了做好准备,他还会到村里去走访村里老人、乡亲,跟大家一起来讨论。在他的眼中,退休并不是意味着闲下来,他每天都钻在自己的世界里。30年时间,赵恩普老人对于浮石村的历史保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主编了《浮石志》和新版浮石族谱,很好地记录了村中民俗、大事及宗族繁衍等,让这个皇族后裔村的故事没有丢失在历史长河中。
办报办刊架起海内外沟通桥梁
在赵恩普编纂的书籍封面,你会看到他的名字前加上“浮山月报社”字眼,虽年事已高,但时至今日他仍为这份刊物出力,反映了浮石人有办报、办刊的好传统,体现了每个浮石人对这份荣誉的珍惜。
《浮山月报》何来?忆往昔,1929年浮石村民赵春泉、赵加顿和赵焯贤出版《火花》小报,1930年改为《浮石钟社月报》;1932年,浮石一些学生出版《火焰特刊》,部分浮石青年出版《浮石青年》,这样,一条村同时出版3种杂志。
1934年8月,3种杂志合并出版《浮石月刊》。由于《浮石月刊》矛头指向土豪劣绅,因此把持乡政的浮石乡公所以“未经批准,擅用‘浮石’二字”为由禁止发行。于是,办刊人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浮山月报》刊名,于1935年5月21日公开发行出版至今。
正因为刊名由于右任题签,所以《浮山月报》能顺利寄入台湾,成为祖国大陆第一份在台湾公开发行的杂志。
清代,台山人称誉浮石为“宁阳礼选”(宁阳是台山的美称)。浮石人积极鼓励本村子弟读书上进。在地方公款中,拨出一定数额,供童生买书。参加各级考试的,均有费用补助。现在,对考上重点中学和考上大专以上学校的,村里也会给于奖励。由于对教育的重视,村子里出了许多人才。
浮石村从1380年至1905年,共出文举人6位、武举人5位、贡生10位、秀才67位、监生90位,武生11位。在举人和贡生中,做知县的2人,县丞(副县长)的1人,府学教授(地级市教育局长、正七品)的2人。
在浮石举人中,为台山文化作出重要贡献的有赵天锡和赵宗坛两位。赵天锡辑录《宁阳诗存》、《宁阳文存》、《宁阳学存》和《宁阳杂存》4本书,并任光绪版《新宁县志》总纂(总编辑),为保存台山历史文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赵宗坛放弃中国驻加拿大总领事馆(当时加拿大是英国殖民地)副总领事高位,亲赴加拿大各城市劝捐,筹款新建台山县立中学校舍,并回国督办建校事宜,后任台中校长,为台山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浮石族人先贤的事迹激励着后人奋发,海内外浮石人,为保存浮石文化纷纷出钱出力。在赵恩普手里,有一本密密麻麻的黄页,上头记录着这条村所有在外漂泊人士的联络地址,美加的、香港的、台湾的居多,在村里为文化事业捐款2000美元以上的,就有跨页的详细生平介绍。
赵恩普坚持和世界各地的宗亲通过传统书信联络,几十年悉心编纂、印刷出版这些书籍,赵恩普不求报酬,海外宗亲闻知乡音字典、村史族谱出版,也纷纷捐钱加印赠予村民,后续的修订版本,赵恩普虽年事已高,但热情的海外乡亲已经把印刷所需筹集交付他,盛情难却,唯有尽力再编再版。
来源:南方日报
相关新闻
- 张良文化国际高峰论坛挖根亲文化 张氏宗亲寻根中原 2016-05-5
- 迎猴年 首届百家姓氏宗长春晚登场 2016-01-20
- 寻根祭祖问道 甘肃打造华夏祖脉旅游圈 2015-11-23
- 山西洪洞大槐树举办乙未年寒衣节祭祖大典 2015-11-13
- 甘肃启动华夏祖脉旅游圈建设 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旅游品牌 2015-11-5
- 韩国第76代孔子后裔祭拜孔子 称身为孔氏后人很自豪 2015-10-31
- 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在舜帝陵举行祭祖活动 2015-10-31
- 乙未年重阳节海内外华人陕西恭祭轩辕黄帝 2015-10-26
- 山东薛城:2015薛氏溪仲文化节暨祭祖大典隆重举行 2015-10-24
- 重阳节祭祖 寄托哀思之情 201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