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三百年里出六相

三百年里出六相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宰相魏征,“窃符救赵”的信陵君魏无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千百年来,魏姓族人的治国理念和思想实践绵延不绝,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以邑以国得姓
  以邑得姓的魏氏,可追溯到魏姓的血缘祖先、周人的始祖:弃。弃的后代周文王灭商建周后,大封同姓宗族和异姓功臣,周文王姬昌的庶子公子高,受封于毕邑(今陕西咸阳东北),为公爵,史称毕公高。
  后来毕国灭亡,毕公高的裔孙有个叫毕万的人,投奔晋国,并得到晋献公重用。他跟随晋献公南征北战,之后晋献公论功行赏,把原是姬姓国的魏建立魏国。周朝时,又移封魏国于今山西芮城县的东北魏城,赐给毕万作为封邑。于是,毕万的子孙就以封邑为氏,称为魏氏,形成魏姓中最早的一支。
  以国得姓的魏氏,是在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55年),晋国内乱,晋公子重耳被迫逃亡,而毕万的孙子魏犨则不弃不离,一直随同重耳流亡19年。后来,重耳得秦穆公之助,被迎立为晋国国君晋文公。晋文公念魏犨的忠诚,封其为大夫,承袭魏氏封邑,从此,魏氏成为晋国列卿之一。
  后来,魏犨的孙子魏绛将都邑徙至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安邑故城)。到了周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事实上的魏、赵、韩三个诸侯国已建立,且魏国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到魏惠王继位时,为了维持霸业,强化对东部地区的统治,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到了战国中期,魏国开始衰败。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引黄河、大沟水灌大梁,大梁城坏,魏王假被虏,魏国灭亡。魏国人为不忘亡国之恨,就以故国魏为姓,形成魏姓的一支。魏国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成了魏姓得姓地。
裔孙昌盛唐代魏姓一门六相
  魏姓自得姓后,便开始了漫长的迁徙历程。
  先秦时期的魏姓,迁徙还主要局限在魏国疆域内。魏惠王迁都大梁后,魏姓除主要在今山西、河南等地活动外,开始向周边扩展。
  到了汉唐时期,魏姓在北方和中原繁衍的同时,开始南迁至江苏、江西、四川、福建、浙江等地。如战国末年,“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就是魏氏承上启下的人物。山东、河北的魏氏多为信陵君之后。
  楚汉之争时,信陵君魏无忌的孙子魏无知参加了汉王刘邦的队伍,因引荐谋士陈平有功,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高梁(邑名,在今山西临汾西北)侯,而魏无知的后裔中有一支就迁居此地繁衍生息,魏无知也成了包括钜鹿魏氏在内的魏氏始祖。
  到了唐高宗时,魏有人、魏仁浦随陈政入闽平定“蛮獠”骚乱,于是又把魏姓的活动区域推进到今福建,这也是史籍中魏姓入闽的最早记载。
  在唐代的近三百年中,魏姓六人为相,使魏姓的显赫几乎达到顶峰。先后有魏征、魏玄同、魏元忠、魏知古、魏誓、魏扶六人任宰相,其中魏征最为知名,是中国历史上知名的贤相。这六人按其籍贯,都出自钜鹿魏氏。魏征,唐太宗时任宰相;魏征五世孙魏薯,唐宣宗时任宰相;魏玄同,唐高宗和武则天时两任宰相。魏元忠,武则天称帝、唐中宗时两度任宰相;魏知古,唐睿宗、玄宗时任宰相;魏扶,唐宣宗时任宰相。
  宋代以后,魏姓成为大姓。这一时期,生活在江南的魏姓人口逐渐增多,崭露头角的机会也多了起来,尤以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最为显著。宋代魏姓有4位宰相,其中,江南人就有魏良臣、魏杞两位。
  到了明朝时,魏姓已有约45万,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苏、江西,其次分布于浙江、山东、湖北、河北,全国闽赣、苏浙鲁成了两大魏姓聚集区。
  大明洪武初期,魏姓中有一叫魏贵的人与白图人一起随金猎庚移居甘肃。那时,金猎庚有一子二女,长女嫁给了魏贵,次女嫁给了白图人,魏贵就成为金城魏氏的始祖,至今已有600多年。其后,魏贵的儿子魏坤、魏乾又各生五子,即“红颜常作对,白首永成双”,故旧有十房之传。魏坤五子居于南山魏家台,故称山五房,亦称台五房。其后红颜两房移居于河洲、狄道、冰淋等处,常作对三房居住于魏家台、柏木沟、魏家小岔、官川等处。只有魏乾祖的五子稳住什川,故今有魏氏五房之说,亦称川五房。如今,这五房正是人所共知的金城魏氏五房。其人丁兴旺,已遍布中国,其中,皋兰县居住的魏姓,已是该县第一大姓。
魏姓播迁台湾祖功昭后人
  魏姓在台湾诸姓中居第44位,主要集居于台湾台北、台中、新竹、高雄等地,大多是从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移居而去。
  据记载,明清两代,魏氏族人入台者以魏微裔孙魏弥之后为众,余者为开封兰考人魏良佐之后。
  明神宗万历年间,最先有一位叫魏亮的人,从福建至台湾垦荒开基,是魏氏落籍台湾的先驱。据传,后来在台湾郡城一直开设“张珍山号银铺”的,就是当年魏亮之后,至清咸丰初年(公元1850年),已传八代。之后,魏姓陆续移居到台湾的安平、台南、台中、桃园、台北、新竹等地。
  魏姓移居海外始于19世纪中叶。据载,魏应浩、魏特敬从大陆迁台后,他们的后裔又从台湾徙居世界各地,魏鼎高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来美,后又到加拿大定居。魏松于1910年去了印尼。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尤其是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由于留学、办实业等原因,到海外谋求发展的魏姓人士逐渐多了起来,他们中不乏建树者。
  如今,魏姓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美国、韩国等都有魏氏宗亲会。中国香港、澳门等地也有魏氏宗亲组织。
  1984年3月,河北省晋州市魏徵研究会成立,这是当代中国创建时间最早、人员规模最大、学术成果最多、影响辐射最广的魏徵研究机构。1998年,河北省晋州市魏徵研究会和魏氏宗亲会与世界魏氏宗亲总会的海内外亲友一道,在魏徵故里举办了纪念魏徵公诞辰1418周年暨第一届返里祭祖恳亲大会等系列活动。
魏征与贞观之治
  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西)人魏征,是唐朝知名政治家、史学家。
  “玄武门之变”时魏征不仅没有被杀,还被李世民任为谏官之职,感恩戴德的魏征喜逢知己明主,于是倾其所能辅佐李世民。他辅佐唐太宗17年,以刚直不阿、敢于进谏闻名,成为历史上知名的谏臣,对“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巩固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魏征敢于犯颜直谏,即使在唐太宗大怒之际也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会产生敬畏之情。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妥当,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唐太宗笑答:“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还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早已看到,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鹰闷死在唐太宗怀中。
  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在《十渐不克疏》中,魏征认为: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统治集团一度自我克制的骄逸之情又逐渐暴露。他由此提出严重警告:“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魏征的“四不”,是针对当时统治阶层说的,至今仍不失其训诫意义。后来魏征病逝,唐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