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华侨寻根 泉州寻亲

华侨寻根 泉州寻亲
  

 “福建简称‘闽’,你知道我们怎么理解的?闽南人,在家门里是条虫,出去闯荡才是条龙。”坐在泉州的办公室里,已经去香港闯荡29年的福建省政协委员傅森林告诉本报记者。
  作为一种地区文化,闽南人,尤其是泉州人,愿意漂洋过海去打拼。傅森林觉得,父母很爱“赶年轻人出门”,赚钱先寄给家里,再娶老婆,再帮助亲戚,再回馈社会,然后为国家做一点贡献,“这种文化在泉州的根基很深。”
  泉州是750多万华侨的祖先生活过的地方,如风筝线轴,牵引着无数人的心。乡音难改,尽管时光变迁,华侨与泉州人,都在努力留住这种浓厚的故乡情。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
  再过几天,郑和平就会带着妻子和孩子,从菲律宾赶回晋江老家过年。在这个最重要的中华传统节日里,陪在老母亲身边,是他多年来的习惯。
  2月1日,记者来到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运伙村。海风吹在这个东南沿海的村庄里,感觉凉凉的,但人们心里仍在热盼—腊月了,很多在海外的华侨即将归乡过年。
  走在运伙村整洁干净的街道上,村支书许锦芳向我们展示村里堪称“豪华”的基础设施。在篮球场、公园、文化馆等非常现代的建筑之中,几处旧房子颇为惹眼。
  “村里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我们动员在外面赚钱的华侨回乡把旧房子翻新,但没有拆掉老房子,因为它们保留着华侨的故乡记忆。”村支书告诉记者,村里建有祠堂,每逢春祭和过年,很多在海外打拼的华侨就会带着孩子回来,每年多达二三百人。
  运伙村里现有1300多人,而远在海外的华侨超过1400人。这里98%以上的村民都有海外关系,主要分布在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
  作为运伙村早年打拼海外,如今“衣锦还乡”的代表之一,郑和平当天下午便要飞往菲律宾谈生意。在赶赴机场前,他给记者分享了自己创业海外的故事。
  1982年,23岁的郑和平在姑妈的鼓动下,辞掉高中教师的工作和手上的四五份零工,带着“振兴家族”的重任来到菲律宾。初来乍到,工作并不好找。为了糊口,郑和平卖过麻花,做过煎包,炸过油条,重操旧业当过老师,吃了不少苦。
  “转眼三年,一事无成。”回忆起当年的经历,郑和平记忆犹新。后来,在表哥的帮助下,他开始涉足服装行业,从麻纱、布,到染坊,再到成衣,在这个行当里,一步步做了起来。
  十年磨一剑。1992年,郑和平离家后第一次返回大陆,身上仍带着10年前“闯不出名堂就不回家”的豪情。现如今,经过30多年的奋斗,一家内衣制造企业已矗立在运伙村边,老板正是郑和平。这家企业雇佣了500多人,年上税额达550万元。当年在马尼拉卖麻花的小伙子,如今已过知天命的年纪,回报桑梓是他下一个“人生主题”。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说起即将到来的春节,郑和平直言,两边都会兼顾:每年过圣诞节和元旦,他会在菲律宾陪着老婆和孩子;每逢春节,则一定要回大陆陪母亲。
  心里念着回家过年的,还有印尼华侨李远山。
  在福建省南安市柳城街道南堂村,侨属李垂丹也盼望着自己的伯父李远山早点回家过年。
  “伯父今年已经75岁了,早年就在印尼做生意,开办的工厂主要制造加工橡胶、三角板、棕榈淀粉等。”李垂丹一边说,一边带着记者来到了李远山修建的老房子里。
  1974年,李远山从印尼返回家乡,用5万元在村子里建了一座颇为豪气的房子,“声名远振,轰动南安”。40多年过去了,虽然房檐上的一些砖瓦已经斑驳,但当年“洋房”的设计在今天看来仍不显老旧。
  “伯父可能还会带着几个堂兄弟一起回家过年。除了这些传统的节日,前年村里举行闽南李氏大祭祖,他们也回来过。”说起那次祭祖庆典,李垂丹掩饰不住自豪。
  在祥堂村,大部分人家都有海外亲戚,主要分布在印尼等东南亚国家。2013年11月12日,纪念闽南李氏始祖五州节度使南靖王五山君怀公诞辰872周年的活动在这里举行,祥堂村迎来海内外3000多名闽南李氏宗亲,村里榕桥片区广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闽南李氏家族有强烈的宗亲观念。这一祭祖活动在南安、晋江、同安等地轮流进行,数百个村庄派代表争夺“龙旗”,确定来年祭祖庆典的主办村庄。祭祖争“龙旗”的习俗由来已久,大家都把争得举办权当作一种巨大的荣耀。

  在庆典活动前几天,李远山也带着几位堂兄弟,漂洋过海赶了回来。李垂丹回想起当时的盛景,很是激动:“天下李氏一家亲。祥堂村是我们的根,伯父回来参加活动,也算是一次家庭大聚会。”
  漂泊万里,乡情难抑
  无论身在何方,听到一腔“南音”,就能将每个游子拉回闽南故土。
  “漂泊在外,远离故土,但父亲从未忘记家乡的生活。”长期在印尼万隆闽南公会为侨亲服务的王嘉璋,仍然清晰地记得父亲最喜欢听的闽南歌。“他在印尼家里开过闽南音乐会,他们公会组织过南音队。我表妹跟着唱,唱南音特别好。”
  泉州市侨联副主席王巧丽告诉记者,“南音”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漂流到世界各地,也是因为走出去的华侨们。华侨通过“南音”寄托思乡情,也就把语言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这种传承,和建筑、文物的区别很大。
  虽然从小在印尼长大,但王嘉璋的生活习惯深受父母影响,和泉州老家一样,以致于“每次回泉州吃饭,口味都没有差别。”在印尼时,父亲仍保留着泉州人的生活传统,甚至还在印尼建了庙。
  王巧丽说,从这里走出去的华侨有三样宝。第一是信仰,出去赚了钱,首先拿来建寺庙,有个精神依托;第二是办学校,既教育自己的子女,也传播中华文化;第三是公山,一个村或一个镇走出去的人,去世后仍安葬在一起。
  这种乡情,成为无论跨越多长时间,多少距离,都难以抑制的寻根热情。
  在印尼,王嘉璋和他所在的闽南公会,经常收到委托帮忙找亲人。这次到大陆,就有漳州侨联的工作人员委托他,通过一份上世纪50年代的家书来找故乡。因为年代久远,他也只能慢慢找寻。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香港泉州市同乡总会会长傅森林身上。他告诉记者,如今每年同乡会都有几十宗回来寻亲的。这种寻亲,更多的是为了增进感情。
  在泉州这一端的,是王巧丽和她可以调动的3000多人,其中大多数为义工。李垂丹就是其中一员,他记起不久前的一次,华侨寻亲一路找到南安派出所。派出所打电话到村里询问:印尼那边的某个华侨,是不是你们村的?李垂丹与乡亲们一起查了查,发现确实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在王巧丽印象中,他们既帮助马来西亚羽毛球明星李宗伟找到过族谱,也帮助过离开这里100多年的华侨家庭找到过族谱。一份小族谱,百年家国情。
  李垂丹小心地拿出自己的家谱,摊开在膝盖上,向记者解释着这个庞大家族的根系:有的早已过世,有的身在海外,还有的上过印尼当地报纸。每一个辈分里,都有一串名字;每一辈,都按照祖宗定好的字来起名。这种规范的起名方式,也成为很多华侨找到故乡的重要线索。
  华侨的根在泉州,总要有所寄托之物。无论是祖屋、祠堂还是祖坟,每一处对他们都非常珍贵。早些年,一些老房子被拆了,如今,这里开始格外重视保护。
  在祥堂村,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的后代们仍守护着李家祠堂,至今香火旺盛。他的后代,许多如今已侨居海外,仍时不时地回来,找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乡情既在故乡的土壤中,也在互联网上。
  线下活动如火如荼。晋江在菲律宾的许多同乡会,只要换届,家乡就得有人去见证。长此以往,当地许多酒店都仰仗同乡会生存。甚至出现过一次去500多人、包下一栋酒店的现象。
  线上活动则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王嘉璋,这次回印尼需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在网络上扩大华侨与家乡之间的联系。他打算,既用国内的微博,也用国外风靡的WhatsApp等。而在晋江,“晋江新闻网”的微信运营者们,早就瞄准了海外华侨,打算用更丰富的内容,让华侨们更为及时地知晓家乡的变化。
  把根留住,把爱延续
  王嘉璋这次专门回印尼过年。因为这位40多岁才回到大陆的老人,如今每年有一多半时间都在这里生活,反而需要过年时回去看看那边的亲人了。
  王嘉璋出生在印尼万隆,当年,父母离开泉州到印尼发展,把大女儿留在老家。
  “没能带姐姐过去,母亲一直觉得很遗憾。”王嘉璋说,1986年父亲去世后,他第一次回大陆探亲,与从未谋面的姐姐相见。现在,泉州老家里,自己的亲人只剩下姐姐和堂兄。
  在家庭浓郁的“泉州式”文化氛围熏陶下,王嘉璋对故土一直怀着深深的牵挂。然而,渐渐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华人孩子由于离中国太久太远,对故土的感情像隔着一层纱,变得淡漠起来。
  数年前,闽南基金会在印尼成立,2012年时更名为“闽南公会”。公会成员王嘉璋经常组织印尼华裔青年到故乡寻根。
  “我们很多老一辈华侨对大陆故土还是很有感情上的联结关系,但以后的接班人却很难找了,他们对中国都不了解。现在,我们这辈人正致力于新生代华人了解祖籍国。”近几年,王嘉璋经常带华人学生回到大陆,一年5到10次。2010年,他带着印尼的30多名华裔青少年到大陆参加夏令营,参观上海世博会,到农村小学参加活动,走了很多地方。
  除此之外,印尼的华文教育也是他关注的焦点。
  “华裔孩子在海外,有学习中文的需求。”王嘉璋认为,自己有义务让年轻人去认识中国。“这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很有意义。”
  比起教育年轻人的方式,郑和平则更为直接。
  “我的孩子在菲律宾长大,接受的是西方教育。虽然也常常回来,但对于故土,他们不可能和我抱有同样的热情。”郑和平要求孩子一定要会讲普通话、闽南话,也经常带他们回到家乡投身公益事业。
  有时候,村里举行活动,郑和平抽不开身,便让孩子代替参加。“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他明白自己的角色和担当。”
  在运伙村,也有年轻小伙子娶了菲律宾姑娘,最后回乡在村里定居下来。村支书介绍说,“更多的情况是,年轻人在海外娶了中国的女孩,我们便经常邀请他们带着孩子回来看看,促进下一代对家乡的感情。”
  对于“回乡”这种方式,傅森林也很赞同。每逢春节,他都会带着3个孩子回到家乡,“一定要在泉州过年”。
  1986年,借着改革开放的热潮,身为医生的傅森林决定离开南安,到香港闯一闯。经过了多年艰辛奋斗,如今,功成名就的他回到家乡,在晋江投资了一项大型五金机电项目。
  谈起年轻一代的教育问题,傅森林介绍说,很多香港的泉州同乡也面临一些困惑。“比如说,第二代、第三代的孩子,有时候就把行政区划搞错了,对这一概念很模糊。在爸爸或爷爷那里听过一些地方,但从来不知道在哪里。”
  “我的几个孩子,对故土的观念非常强。”傅森林说,“他们都会讲普通话、闽南话。老一辈再怎么好,也终将老去,所以一定要把年轻人对故乡的这种爱承接起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