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乐”当姓时到底念yuè还是念lè?

“乐”当姓时到底念yuè还是念lè?
  

  乐“乐”作为姓,到底有几个读音?书生“乐乐乐”中了状元,难为坏了传话的太监,惹得龙颜大怒不说,还真就不知道这个奇怪的名字到底该怎么读?
乐,这个姓有点麻烦,到底读yuè还是读lè?有的人对这个问题很随意,你说“yuè先生”,我说“lè先生”。其实,这两个读音千万不能混,从它们来源的角度看,就很好理解了。

  第一个,源于子姓。春秋初期,宋国国君宋戴公有个儿子,名叫公子衎,字乐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这一支出现于3000年前,是宋国王族的后裔。起源于哪里呢?今天的河南商丘附近。他的后代有两个人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乐羊、乐毅。这一支又叫灵寿乐氏或平山乐氏,是乐氏的正宗,至少乐氏人都认为这一支最正宗。这一支应该念yuè,绝不能念lè。
  第二,源于姬姓。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很有名的大夫,叫乐王鲋,姬姓。他的后代就叫乐王氏,后来分出来两个姓——乐氏和王氏。可见,有一些乐氏和王氏是有血缘关系的。这一支也念yuè。
  第三,源于官位。过去有乐正这么一种官职,管音乐和礼仪的。乐正在古代很重要,因为他要管整个王朝的教化。有些乐正的后代就姓乐,以官名作为自己的姓氏。这一支也念yuè,很清楚。
  第四,源于地名,这很好玩。有个很有名的典故,叫夜郎自大,说的是汉朝初期,西南地区有个小国,觉得自己特大。夜郎有个很重要的城市,叫乐王邑。这个地方在哪儿呢?比较通行的说法,是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的乐望镇。时过境迁,“乐王邑”中的三横“王”变成了“望”。乐王邑的居民后来也姓乐和王,我们知道,这一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汉族。这一支,还读yuè。
  还有一支更奇妙了,岳飞的后裔。公元1142年,也就是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了,他的族人纷纷逃难,分三条路线逃往南方:一部分跑到了江西,一部分跑到了广西,还有一部分跑到了广东的韶关。为避人耳目,他们就把“岳”改成了同音字“乐”。这支跟前面提到的那几支,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而且是南宋以后才有的。跑到广东韶关的岳飞后人,出了很多名人,比如南宋的特科状元乐雷发。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乐雷发培养的一个叫姚勉的学生,中了状元。在朝堂之上,姚勉对宋理宗说,我的老师太厉害,厉害到什么地步呢?堪比诸葛亮、管仲,我愿意把我的功名让给我的老师。宋理宗非常惊讶,说你的老师是谁呀?他说,乐雷发。结果,宋理宗召见了乐雷发,见他果然出口成章,言之有物,因此特赐他“特科”状元,另赐良田八百亩。显然,这一支仍然念yuè。
  熟悉蒙古族的都知道,蒙古族也有一支非常重要的乐氏。在蒙古族历史上有好几支蒙古姓,比如格尔泰氏、奥敦格日乐氏,都改姓了汉姓乐,这一支念lè,绝对不能念yuè。如果你问一个人姓什么,他回答“我姓乐(lè)”,那他就是蒙古族的后代,不会有错的。所以古人讲:“乐(yuè)乐(lè)一起走,同字异音分汉蒙。”字相同,音不一样,分别代表汉族和蒙古族,两个民族就这样区分开来了。
“冰清玉洁”最早是指男人?
  在全国各地的乐氏祠堂里,我们经常看到这么一副对联,上联叫“冰清岳丈”,下联叫“机断乐妻”。什么意思?
  上联讲的是晋朝有个人叫乐广,这个人当过很多官,官不小,有政声,名望很高,说话得体,非常宽厚。所以,每每他离职的时候,都被大家思念。岳广有个闺女,嫁给了一个名人,咱们以前讲过的,中国第一美男子卫玠。所以,乐广是卫玠的老丈人。为什么叫“冰清岳丈”呢?因为历史上对乐广的评价就是冰清,像冰一样清。所以我们要知道,冰清玉洁,最早不是形容女性的,而是形容男性的。同样,珠圆玉润也不是形容女性的,最早也是形容男性的。形容谁呢?就是卫玠。玉润是形容卫玠的,冰清是形容他老丈人的。所以上联叫“冰清岳丈”。
  为什么还有个下联叫“机断乐妻”呢?东汉的时候,南阳郡有一个人叫乐羊子,他在路上捡到一块金子,回家后就交给了妻子。他妻子却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会偷喝泉水,清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你捡了人家的东西,居然还拿来给我?你这不是在玷污你的品行吗?”古人太讲究品德了,咱们前面讲过,即使没有人,古人喝了井水都会往井里扔钱。还有个例子能说明乐羊子妻子讲究品德。有一次乐羊子外出求学,一年以后想老婆,跑回来了。可他妻子居然拎着一把刀迎接他。乐羊子一看,晕了,怎么拿刀来迎接我?只见他妻子扭头走向了织布机,说:“你中途中止学业跑回来,这和砍断我织到一半的布有什么区别?所以我干脆把织到一半的布给铰了算了。”这学的是孟母,“子不学,断机杼”,不过他妻子把自己的辈分抬高了一辈,教训老公像教训儿子一样。
  “乐”字为什么复杂?因为这个字除了yuè、lè两个读音,还有一个音读yào。《论语》里边有这么两句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现在大家都念lè,其实应该念yào,起码我小时候,老辈念的是“仁者yào山,智者yào水”。不是说仁者喜欢山,智者喜欢水,这么解释不确切。“乐yào”是亲近的意思。“仁者yào山”,指仁者亲近山,喜欢住得靠山近一点;“智者yào水”,指智者喜欢住得离水近一点。
  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说有一个书生,他的爹妈不知道怎么想的,给他起了一个名字,三个字是一样的,乐乐乐。后来这个书生中了状元,金榜题名,是要见皇帝的。有个小太监一看,三个乐,就喊,“乐乐乐(lè)上殿”。底下没人理,这谁呀?哎哟,旁边有个中年太监,比那小太监有学问,觉得大概是念错了,他赶紧喊,“乐乐乐(yuè)上殿”,也没人理。一个老太监,那学问更加好一点。完了,看来这既不念yuè,也不念lè,念yào啊,所以他说:“乐乐乐(yào)上殿。”可是还没人来,皇帝就不高兴了,这什么意思?旁边的主考官,很有学问,赶紧上来说,别叫了,三个人喊得都不对,他叫乐(yuè)乐(yào)乐(lè)。这么一喊,那人就上来了,说“那就是我”。可见,这个字很有意思。
  乐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源流的姓氏,在今天的姓氏排行榜上排在第279位,都快出300位了,所以它其实不大。人口也很少,只有23.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014%。
傅其实,很多姓“付”的人,原本都姓“傅”,到底为什么让如此多的傅姓人“背宗弃祖”?中国历史上竟然有位女状元,这又是怎么回事?
傅姓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傅姓的第一个来源,是源于殷商时期的名相傅说(yuè)。傅说曾帮助武丁兴国,使天下大治,历代有名。之后他的很多族人就以傅说为得姓始祖,这一支是傅氏正宗。1955年简化字推行之后,这一支很多都改成了姓“付”。问题在于,原本就有付姓的,虽说都姓付,但血缘不是一回事。所以实际上这是改错了,从姓氏文化的角度讲,是不能改的。
  源流二,源于姬姓,出自黄帝的后代大由的封地——傅邑。傅邑就是今天的山西平陆,大由在此建立了傅国,他的后代姓傅。1955年文字改革以后,也有一些人错改成了这个“付”字。
  源流三,出自祁姓,帝尧之子丹朱之后。这一支原来叫傅阳氏,是个复姓,后来就改成了复、傅、付、阳这几个姓,世代相传到今天。1955年汉字简化时,也有的改成了付姓。
  源流四,源于姬姓,春秋末期赖国人。赖国后来被楚国灭掉了,赖国的遗民为了避难而改姓,就演变成了罗、傅、赖这三个姓。所以现在很多地方,赖、罗、傅三姓不通婚,特别是在南方。如果碰到不和赖姓、罗姓通婚的傅姓,就大约可以知道,他们的老祖宗就是赖国的后代了。后来这一支也有误改的,改成了“付”。
  其他的来源,还有源于官位的。我们知道古代有一种官叫太傅,他们的后裔子孙就以先祖官职的称谓为姓氏,称为傅氏。后来也有误改成“付”的。
剩下的就是源于各兄弟民族了,满族、蒙古族都有姓傅的。
  傅姓是超级大姓,比我们想象的都大,而且还不包括搞错的那些“付”姓。
  傅姓的名人我给大家介绍两位,一个古代的,一个近代的,一个男的,一个女的。
  男的就是傅说,他是傅姓的得姓之祖。商朝武丁时期,国力衰微,武丁决心重振朝纲。可是朝里找不到一个大臣可以帮他治理国家。武丁非常着急,有天晚上他突然做了一个梦,梦里出现一个人,像囚徒一样,蓬头垢面。这个人跟他说,你别看我这样子,但我富有良谋,我叫说(yuè)。武丁哈哈大笑,就你那样,还有治国的良策?于是武丁就笑醒了。但是他渴求贤人呀,所以第二天,他就叫人根据他的描述,给那个人画了像,到各地去找。结果,在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奴隶,长得跟他梦中见到的那个人一模一样。这个奴隶居然也叫“说”,就一个字,因为奴隶没有姓嘛。于是就把他带回来了。果然,说给武丁提了很多建议,武丁对他越来越倚重,后来任命他为国相。武丁在位59年,使商朝的后期达到了极盛,让武丁成为了中兴明主。说当了国相以后,可以有姓了,因他曾居住在傅岩,所以就以这个地名为姓,称为傅说。
  还有一个女的,傅善祥,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她一个女的,怎么会中了状元呢?傅善祥生于1833年,大概1856年,23岁的时候去世,南京人。大家一想就知道了,只有在太平天国时开放过女性科举,她就是当时的女试状元,一直官至丞相,是东王杨秀清的得力助手。太平天国的多篇重要文献,如提倡男女平等的、提倡禁食鸦片的、提倡禁止女性裹脚的,都是出自她的手笔。当时,太平天国有句话叫做“武有洪宣娇,文有傅善祥”。洪宣娇就是洪秀全的妹妹。
  1856年,天京内讧,傅善祥和东王府两万多人同时罹难。当然,关于傅善祥的结局,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因为她毕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状元,大家都不愿意她死,所以有人说她和她的丈夫何震川,侥幸逃出了东王府,逃出了南京。太平天国失败以后,夫妻二人隐姓埋名,住在上海的小胡同里,默默无闻地终老到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