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广西南宁三江口酬神祭祖

广西南宁三江口酬神祭祖
  

  南宁三江口有“酬神祭祖”、“奉田(船)接龙”、“搭桥求花”、“添粮补寿”、“砸(牛卵)蛋教子”、“文艺武功”、“哭丧怀旧”和“连情默契”等八大民俗风情。“酬神祭祖”既然为八大民俗风情之首,那所酬的“神”和祭的“祖”是什么呢?
  南宁三江口大多村落大多家族,一般都能拿出家谱或族谱以说明自己的“祖”姓甚名谁和来自何方。然而,令众多文史学者费解的是:南宁三江口方圆十多公里各个家族的始祖,一般都是宋朝,特别是宋朝以后从各地移民而来的,能够列清世系的,多者一般不超过30代,甚至于没能找到哪一个家族是南宁三江口最早的土著居民。
  在南宁三江口,卢、黄、梁、李、陆等可谓大姓。《卢氏族谱》编纂者卢汉宗和卢裕卓介绍:南宁三江口的卢姓人家,都说是宋朝时跟随狄青来征讨侬智高的原籍山东省青州府白马县的“光禄大夫”卢述的后裔,但是,不管讲何种方言,各支系能够查清的祖先,都只有二十多代,以至于有过说平话的家族否认说壮话的家族为同宗的笑话。据说,这等笑话在族谱记载祖先原籍山东白马县的黄姓人家中也曾闹过。梁姓又有“五梁不同族”之说。可见梁姓自古就是广西的大姓。奇怪的是,很多姓梁的人,还有南宁三江口其他家族,许多汉、壮人的家谱都记载祖籍是“山东白马县(白马驿、白马苑、白马冉、白马堰)”。这是怎么回事呢?
  1996年、1997年,《南宁市郊区志》办公室多次派人到河南的滑县、浚县、沁阳市、安阳市、郑州市及山东的青州市、寿光市考查,拜访修志专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和学者,重点查阅了以上省、市、县历代志书的有关记载,因此,以覃芝馨为首的一些学者著书立说,认定“山东白马县”是现在的河南省滑县一带。据说,某位曾为南宁市委书记的壮族人,竟然因此而说“终于找到祖宗啦”。
  对此,很多人有不同的见解。
  首先,广西各地有的家谱记载祖籍是“山东白马县”,但也有很多是写“山东省青州府白马县”,几个字之差所指的时代和地域是有区别的。比如,三江口宋村的宋氏家族始祖宋伯满“原籍山东省青州府益都县白马苑”、梁氏家族始祖梁霜喜“原籍山东省青州府白马县龙江村石狗巷”,还有,“光禄大夫”卢述“原籍山东省青州府白马县”,等等,这些家族是不会因为覃芝馨等人的观点而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来自现在的河南省滑县一带的。
  其次,在多民族的格局下,南宁三江口的民族互动虽然也有冲突的一面,但是,这在历史上是短暂的。一千年以前,虽然不断有移民移来南宁三江口,但是,主要的土著居民是古骆越人的后裔。
  还有,古骆越人后裔有自己的“山东白马”。
  南宁盘地的人们以圣岭为太祖山,其东的石埠、老口和沙井一带,即为“山东”, 而更多的古骆越人,把圣山“岜虽”之东说是“山东”。“岜虽”有公“岜虽”和母“岜虽”之说。位于扶绥、隆安、大新、江州区四地交界处的西大明山,最高峰达1080米,在被称为古骆越水(右江和邕江)的左边(古骆越语“虽”即左边,现在很多古骆越人的后裔使牛向左边时仍然叫“虽”),就是母“岜虽”。其东山脚与左江和右江围绕而成的区域,那“鱼米之乡”的“坛洛平原”等地,历来富庶,就是古骆越人后裔们的“山东”——“岜虽山”以东。
  三江口宋村宋氏家族的“神招牌”,很能说明南宁三江口民众普遍推崇的“神”有哪些。其从中间到两边,依次写的是:
  南雄太后白馬三姑聖帝娘娘至德之神位
  祖事顯應倉尊大王感應倉尊二王之神位
  萬法教主北極鎮天真武佑聖玄天上帝位
  隨源行馬上將先鋒曹十九官至德之神位
  帝父帝母靜樂國皇天尊大帝正直之神位
  顯應廳頭吳十三官顯應廳頭吳十四官位
  鄧趙馬關張黃康孫八大元帥諸尊神之位
  龕前千千神將治下萬萬吏兵諸尊神之位
  花主九天南唐衛房六國天婆聖母元君位
  本家福德興隆旺相財神土地後殿夫人位
  宋門堂上始高曾祖考歷代一派宗親之位
  英雄人神化,全世界都有普遍性。从“宋門堂上始高曾祖考歷代一派宗親之位”之上的十“位”“神”,我们可以知道:南宁三江口,甚至于整个古骆越地区,人文始祖是——“白马娘娘”!
  “白”和“马”,古骆越语为“百(伯)”和“姆(妈)”。秦汉以前,骆越地区“婚嫁不循礼法”,未婚先孕而嫁“姆村”是女人最好的归宿,“白马(百姆)娘娘”因而成为众人的神母神。汉朝马援马伏波平定包括“岜虽山”以东在内的岭南。在道教传说中,马援马伏波是北帝真武的爱将,是故岭南多把北帝真武当作“神”。“唐时,广、桂、容三道共发兵三千人戍邕州左、右江。”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交趾李朝(今越南)入侵,屠杀邕城58000人,掠去人口八万……
  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文化的力量。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秦汉到唐宋时代,或是据音记字或是跟从他人,古骆越人的后裔就有了马(莫)、黄(王)、陆(卢、莫)和陈(岑)等等姓氏。到了明清时期,编纂族谱的人,深谋远虑,牵强附会,“山东白马县(白马驿、白马苑、白马冉、白马堰)”就成为许多汉、壮人的家谱族谱所记载的祖籍。
  千百年来,南宁三江口有多少人的祖先不曾经通过山歌把讲不同方言的姑娘“撩”去?难怪南宁三江口有句难听的俗话“大哥是野仔”,有句隐蔽的俗话“匆多嫁马村”,还有句谚语“大姐做鞋妹看样,细姨走水娘嫁人。”在南宁三江口,有这某某是那某某的私生子之类说法的村落和家族,比比皆是,谁能百分之百的说清自己血缘上的祖先呢?三江口的安平“刘村冇姓刘,那马毋姓马”,而石埠的一个梁姓家族,族谱记载其始祖是明朝官至户部尚书,有很多门生、食客依附,全取名“梁”姓,当年作为督军到南宁平乱,战死于昆仑关,族人(包括后代以及“梁”姓人)作鸟兽散。三江口老口村的某李姓家族族谱的编纂者坦言,修订族谱时,邻近的异姓人家,就有找上门来请求将自己的家族编纂进李姓的族谱里面去。由此可见,家族不仅依据血缘来划分,其文化意义更加重大。这有事实证明:专家经检测发现,平话人在遗传结构上更靠近南方原住民族,而与汉族距离甚远。为了升学和就业,从小讲平话长大的人,身份证上写壮族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广西著名的文化人王云高,其始祖王得公是元末明初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南下干部”,祖先在武鸣扎根12代,为“奶奶壮”,后到兴宁区的五塘5代是为平话人,再在南宁城的“沙井头”7代为“白话佬”,而其本人则被称为壮族作家。这就是包括南宁三江口在内的广西的“民族特色”。
  按照传统习俗,在南宁三江口,凡红白喜事或节日必酬神祭祖,祭祀须用煮熟的整块猪肉和全鸡,而且是祭祀后才能食用的。祭祖,有春祭、秋祭和七月中元节祭共三大祭,所祭的是自己“門堂上始高曾祖考歷代一派宗親”,而“酬神”,也叫“奉神”,要“酬”和“奉”的,可就是更古老的一些“大粒野”啦。
  总之,南宁三江口的“酬神祭祖”意义深远,南宁三江口富有历史文化底蕴!

                                            来源:八桂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