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贾谊后人聚首海宁 81年后九修家谱

贾谊后人聚首海宁 81年后九修家谱
    南商丘与海宁相隔近千公里,在交通不便的过去,往来极其艰难。但六百多年来,河南商丘一群姓贾的人和海宁黄湾等地的贾氏一直没有中断过往来。一代代人冒酷暑、顶寒风、踏冰雪,不辞辛劳、风餐露宿地从商丘来海宁,或从海宁去商丘,只为修同一家谱。他们有共同的祖先——贾谊。
据载,南宋偏安时,贾谊一个在朝廷国子监任司业的后人扈跸南渡到杭州,因直陈时弊得罪权贵,便避难到海宁盐官长平里林家,改姓林,成了海宁贾氏的始迁祖。他的后人贾秀芝认祖归宗,又改回贾姓。
贾秀芝的后人或居海宁,或去商丘任职,之后分别在当地繁衍后代,就有了海宁贾氏和商丘贾氏之分。一三八四年,贾秀芝的后人贾著首次召集族人根据回忆编修海宁贾氏家谱。此后六百余年,这部家谱已被后人大规模地续修了八次。
前几天,在八修(一九三三年)《贾氏家乘》八十一年后,商丘贾氏后人派代表来到海宁,与海宁贾氏后人共同拉开了九修家谱的帷幕。
海宁史志界有关人士认为,家谱是中华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贾氏是海宁的一大望族,贾氏后人接力续修的家谱,有利于贾家人了解先祖、传承家风、团结互助,也有利于海宁史志以及整个贾氏文化研究。
黄湾联宗修谱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穿着、不同的口音、不同的职业,却有着相同的热情、相同的激动、相同的血脉!
7月底的一个上午,海宁市黄湾镇(尖山新区)黄湾村村委会会议室里,30多人欢聚一堂。他们或来自河南商丘,或来自海宁黄湾和盐官,他们都姓贾,都以汉太傅贾谊为始祖。
在自我介绍和相互寒暄中,来自盐官祝会村的贾国明打开了一只古朴的小木箱,里面是保存完好的10册家谱。这些家谱是1933年修的,和商丘贾氏后人带来的家谱完全一样。随后,黄湾人贾祥官也拿出保存多年的1册家谱,仔细比对,就是10册中的1册。
在不同的贾氏后人手中保存了81年的同一版本的家谱,一下子拉进了这些还不太熟悉的自家人的距离。很多人翻开家谱找到了父亲、祖父以及曾祖父的名字。
“我们商丘贾氏源于海宁,数百年来,祖上一直延续着联宗修谱的传统。”来自商丘的贾氏后人、现年66岁的退休教师贾发合告诉记者,1384年,祖上贾著始修家谱,1566年第一次南北合修,“此后每30年至50年,若无战乱,都会合修一次,至1933年共修了8次。”
贾发合说,八修家谱后,贾氏后代不断增多,“很多年轻人已不了解自己的祖宗及家风家史,我们觉得新一轮修谱迫在眉睫,此次来海宁就是为了和海宁贾氏后人共同九修家谱!”
其实,早在1986年,河南商丘的贾氏后人就想过九修家谱。“那年,和我同辈的贾明发骑着自行车在商丘一个村接一个村地走访贾氏后人,还用养小鸡挣来的1800元当路费,带着我父亲等4人,千里迢迢到海宁采集信息,准备和黄湾的贾氏后人共商修谱大事,但因条件不成熟,他们最终无功而返。”贾发合说。
此次,已经71岁的贾明发也赶来了,“那年也是夏天,天很热,改革开放还未深入,各方面条件非常有限,大家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修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意见不统一,政府方面也不支持,所以没有修成。”
“这次来海宁,大家意见非常统一,积极性很高。我们还在海宁市档案局和海宁市博物馆查阅到了不少珍贵的资料,到海宁皇冈(曾作黄冈、皇岗)了解了祖上的过去,海宁市有关方面的许多领导、史志专家也给了我们指导和支持,九修家谱一定能圆满完成。”贾明发信心满满地说。
浙东名门望族
在1933年编印的《贾氏家乘》第一册《书贾氏世谱首简》第一句里,记者看到了“海宁贾氏系出汉太傅谊之后”。单凭这册家谱,能否证明来自河南商丘、海宁黄湾等地的贾氏后人就是贾谊之后?
海宁市史志学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海宁贾氏系汉太傅、著名文学家、政论家贾谊之后,已是得到普遍认可的一种观点,“除了这本《贾氏家乘》,清人顾润所作的《贾朴庵公传》、顾辰的《皇冈贾氏世谱·序》、海宁已故文史专家陈伯良先生编著的《海宁文史备考·海宁姓氏源流纪要》以及《海宁世家》等史料典籍里均有提及。”
据海宁市政协文史委编辑、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海宁世家》载:“海宁地方文献也可佐证贾氏是海宁名副其实的望族,沈廷芳为乾隆版《海宁查氏族谱》作序时称‘海宁望族,在宋有赵、张;在元有贾、马、应、朱’,沈廷芳是把贾家列为元朝海宁第一家的。”
元明时期,贾氏何以会成为海宁第一望族?九修《贾氏家乘》主笔之一高翔告诉记者,贾谊的后人在汉、唐时世居洛阳,至宋高宗南渡时,其45世孙因在朝廷当了个四品官(国子监司业),便一起来到杭州,后因上书陈时弊得罪权贵而到海宁盐官避难,成了海宁贾氏的始迁祖。贾司业依归盐官长平里林家后,与林家联姻,子女姓林,但到贾谊51世孙贾秀芝时又认祖归宗,改回贾姓。
“贾秀芝生了3个儿子,大儿子贾彬为辉桥(海宁马桥湖塘)一带贾家人的先祖,二儿子贾溥是海宁黄湾及河南商丘等地贾家人的先祖,小儿子贾常是海宁长浜(今丁桥皇冈北)及王岳桥等地贾家人的先祖。”高翔告诉记者,据载,随着海宁贾氏的不断壮大,贾家子孙能人纷出,“或靠海吃海发展贸易,或办皇冈书院大搞教育,或建寺庙广结善缘,或济贫扶弱抑恶扬善,在越来越高的声望中逐步成为浙东望族,元明之季显赫一时,刘伯温等名流任教皇冈书院期间,与贾家交情很深,曾为贾氏先人作传,还为贾家祖墓看风水。”
高翔说,元末群雄逐鹿时,海宁贾氏后人、贾谊54世孙贾哲还助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取得赫赫战功,被授海宁镇抚,后升凤阳左卫,敕封武略将军,并获得钦赐的铁券丹书,子孙世袭。贾哲生了3个儿子,大儿子贾真在今河南商丘当官,成了商丘这支贾氏的祖先;小儿子贾著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召集族人始修贾氏家谱。”
在今天的海宁市博物馆精品展厅里,陈列着一根手杖、部分棉布和老照片。手杖和棉布是墓葬出土物,老照片则记录了此墓开掘时的情况。从文字记录、墓志铭拓片和老照片可以看出,此墓墓主是贾谊53世孙、海宁皇冈人贾椿,他生于1285年,卒于1350年,1978年此墓开掘时,在地下长眠600多年的贾椿连同身上的白色棉布竟保存得非常完好,毫无腐烂之迹。有学者认为,此墓是个考古旁证,“不但见证了贾椿墓室营造非一般考究,也说明贾氏先人见证了棉花在海宁的盛开以及棉布在海宁的流行。”
有助凝聚力量
海宁贾氏族谱中,贾秀芝长子贾彬的长门辉桥支,贾秀芝次子贾溥后人贾用中的临山支、贾祥的二门海宁支、贾著的二门黄湾支,贾秀芝三子贾常的长浜支、王岳桥支,构成贾氏南族;以贾秀芝次子贾溥后人贾真为代表的二门长房则在归德(今河南商丘),称为北族。海宁、商丘贾氏族谱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南北合修,每次合修,南北两族都会遣人往来察访世系。
此次来海宁共商修谱的北族代表贾祥杰告诉记者,数百年来,其祖宗先人不辞辛劳长途跋涉,“就是为了让有血缘关系的我们联系起来,相亲相近,让我们的家族史和优良家风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南族负责人贾祥官也颇有感触地说,他很小的时候,每到夏天,总见父亲把家谱放在太阳底下晒,生怕被虫蛀了,“通过家谱,我了解到我们家族的一些事情,可惜在‘文革’时期,这些家谱被烧得只剩1册。1933以来一直未修家谱,我们也想着能够早修。这次,作为南族负责人,我要在周边有贾姓人家的村子里安排调查员,先对他们进行调查统计,弄清其祖上姓名,能在家谱里找到记录的,我们才编入续修的家谱中。”
据悉,经过前期的调查统计,北族贾氏后人已有2万余人,南族贾氏后人的具体数量尚在统计中。高翔说,九修家谱,除了必须准确,有根有据者方可录入,还要一改过去重男轻女的习俗,“贾家女儿此次也会入谱,嫁出去的录入到第三代;招女婿的孩子姓贾也会一直录下去;此次修谱,我们还要在南族和北族中统一字辈。”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方志、正史是中华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海宁市政协文史委委员、海宁市史志学会会员张云鹏认为,时逢盛世联宗修谱,不仅有助于传承一个家族的优良家风,促进一个家族的团结,也有利于提升民族凝聚力,“特别是这种传承数百年的南北合修,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融合;一个家族续修家谱能让这个家族团结进取,每个家族的团结进取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团结强大。”
但张云鹏也认为,家谱作为一个家族的自我记录,就像记日记、写回忆录一样,容易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同时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因素容易导致家谱的断裂或残缺,这就使得家谱中的很多内容要靠后人想象填补,不一定可靠,“在逐步掀起的盛世修谱热中,一定要注意避免一些不恰当的方式,不要把好事办得变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