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江姓源于河南 为避战乱数次南迁

江姓源于河南 为避战乱数次南迁
     广东省一位江姓后人根据族谱制作的迁徙图显示,他们祖先从河南正阳发祥,到当时的淮阳、济阳(兰考、民权),再到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到明代迁居广东。 
从河南到广东,数千公里的空间跨度,江氏族人有着怎样的迁徙之路? 
除了江国故人这一支主脉,还有萧氏、翁氏改姓为江,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迁徙 
源于河南,数次南迁 
从河南到广东,数千公里的空间跨度,江氏族人有着怎样的迁徙之路? 
在广东省普宁市区东4公里处大南山北坡,有一个名叫归湖村的小村落,这里居住着济阳江氏的一脉后人。该村族谱主编、64岁的江辉南绘制的迁徙图显示,归湖村江氏从河南正阳发祥,到当时的淮阳、济阳(兰考、民权),再到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到明代才迁居广东。 
“江姓源于河南、兴于河南,但和其他中原姓氏一样,有向南、向西的迁徙历史。”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玉霞说。 
公元前623年 
江国被楚国灭后,其国人以国名“江”为姓,先是向北到淮阳(今河南淮阳),又北迁至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与民权县境内),还有的迁到了山东。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氏发展为名门望族,以“济阳”、“淮阳”为郡号。 
西晋永嘉年间 
因北方战乱,江姓族人大规模南迁进入江浙地区,江姓的发展重心开始由北方向江南转移。因此,南方江姓后裔多认定自己的祖根在济阳郡(治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并把“济阳”作为自己的专用堂号,沿用至今。 
唐代 
南迁的目的地已扩展至闽江流域,唐朝初年,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郡,随行军校就有河南江姓。 
两宋和宋元之际 
为逃避金兵以及元军,江姓又跟随着移民的潮流大规模南迁。他们的后代繁衍于吴越地区,形成大族,后来有迁至安徽的,也有迁往福建、广东各地的,已散布江南、江北各省。 
明、清时期 
由于政府多次组织大规模移民,以及派军队戍守边疆等原因,江氏族人散播到全国各地。还有江氏族人跟随郑成功入台,在台湾定居,而后有的族人又向东南亚一带移民。今马来西亚和越南、泰国、缅甸、菲律宾及中国香港等地均有江姓人定居。 
当今 
江姓在台湾是排名第25位的大姓。追根溯源,台湾的江姓人,其先民大多出自河南,后经多次迁徙到达台湾。此外,在日本侵占台湾期间,台湾江姓曾被迫改用江本、江川、江上、江岛、江原、江南、江崎等日本姓,台湾土著曾使用日本姓荒木,至1945年台湾光复后,江姓仍恢复原来的姓,土著奉命废除日本姓,选用汉姓江。 
分支 
除了古江国族人的繁衍、迁徙,至少还有两支江氏族人是由外姓改姓而来。 
六桂堂江氏为避战乱,五子改姓 
据史籍《元和姓纂》、《六桂堂业刊》记载,周初,周昭王姬瑕支庶子受封于翁地(今浙江定海),其后裔子孙遂以邑名“翁”为姓氏,称翁氏。 
五代十国末期,福建泉州人翁乾度在闽越国朝中做官。闽越国灭亡之际,为避战乱,他携眷归隐,并对六个儿子分别赐姓为洪、翁、江、方、龚、汪。 
后来,兄弟六人先后中进士,被誉为“六桂联芳”。“六桂堂”从此时开始流传,而“六桂”则成为这六个姓合脉分流的共称堂号。 
萧姓江氏渡江避难,以江为姓 
江西婺源萧江氏的祖先,是唐朝末期宰相萧遘。 
光启元年(公元885年),京城长安被藩镇军队攻破,唐僖宗李儇逃亡。节度使朱玫欲拥立襄王李煴为傀儡皇帝,萧遘反对,拒绝为其草拟文告,称病不出。但最终朱玫兵败被杀,僖宗还都,萧遘受诬被杀。为避株连之祸,其子萧祯改姓为“江”。 
传说 
相传,有一天,萧祯为躲避官军追捕,乘船南渡长江,可半路上官军船只赶来,萧祯船上的船公中箭落水。 

眼看要被追上,萧祯跪下向天长叹:“苍天啊,我萧家世代忠君,今日为何落下如此灭门之灾?你若有眼,便睁眼看看,我何时负你,为什么不能救我?”说完,连叩三响头。 

就在此时,一股龙卷风袭来。几分钟后,风平浪静,江面上不见了官军船只,只剩萧祯一人一船,他连忙向天三跪九叩。 

  为纪念江中脱险,也为了避开追捕,他便将“萧”姓易为“江”姓,隐居在徽州歙县皇墩,其后世又迁往婺源、江湾。 为不忘先祖萧姓,其后人便冠之以“萧江”。江祯即为“萧江”氏第一世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