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缘亲情”的姓氏文化——《苍南百家姓》第1至第10卷编纂完成记
《苍南百家姓》第10卷近日出版发行。至此,我县己完成了1至第10卷的《苍南百家姓》编纂工作,共收录了我县222个姓氏的历史资料和现实情况。
姓氏文化,是一种与“血缘”、“亲情”相为关联的家族文化。距今约5000多年以前“姓”已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有相互区分的群体标识。这种标识,即是与此“族群”有关的“姓”。“氏”是从封地、爵位、官职等形成的。唐太宗(627)时,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北宋(960)时,有人作《百家姓》,共收集438姓(其中单姓408个、复姓30个),之后,约有4000-6000个,但实际应用的约有1000个。古代,姓名的意义远远不止现在这么单一,从其开端发展、嬗替演变的历史进程来看,具有包藏宏富、形式纷繁的复杂构成;从义连礼制、普及世俗的广泛影响来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姓氏文化。强烈的数典认祖、觅宗寻根意识,是中国姓氏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正体”和“美德”的名与字,堂号家联、世系谱牒等姓氏文化样式,依循着追溯同源的走向,且最终朝着炎黄始祖归结。
自古以来的“血缘亲情”,至今更显“血肉相连”,不仅如此,还延伸到了与此相关的人类学、历史学等学术研究领域。孙中山曾在广州孙族恳亲会上说:“族谱记述的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大团结,扩大到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具有的良好传统观念。”毛泽东于1957年在成都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到研究历史问题时说:“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江泽民于2000年在上海图书馆翻阅《济阳江氏金鳌派宗谱》时说:“家谱是中国的一种文化,它展现一些优良传统,将几千年的文明流传下来,便于海外华人寻根问祖,有其价值,但要辩证的看待家谱。”并指出:“有关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收集、研究族谱,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研究族谱可增强民族凝聚力。海外华侨都有宗亲会组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多,寻根问祖之风越来越盛,台湾同胞的祖先百分之九十来自祖国内地,研究族谱,也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1984年《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作用。”
对于国人来说,故乡和姓氏就是一个带有几分魔力的概念,粘上它的边,你就和它再也不能分开了。《苍南百家姓》,让我们看见不同的姓氏从四面八方汇聚苍南的历史场景,看见一批批苍南人民离弃乡梓、播迁他方的心路历程。一直以来,大量的苍南民众在外落地生根,把祖辈留给自己的拼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带到异乡,又有相当多的他乡之客成了苍南的新成员,成为了“新苍南人”。我县是历史上的移民大县和姓氏大县,先辈们大多从省外移民而来,因而全县方言品种丰富,拥有闽南话、瓯语、吴语、蛮话等语种,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苍南县有130多万人口、425个姓氏,其中人口数在50人以上的姓氏有220之多,而一人一姓的就有127个。从这个层面上看,可以这么说,从《苍南百家姓》的姓氏文化研究中,不仅可以印证、对应中国社会发展史,而且能呈现本土民间文化的某些独有特征。现代姓氏研究在延续传统家谱以血缘世系为脉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多种研究方法,从时空的纵横交错中勾画了族群文化情感的构成及传递。虽然,姓氏文化研究,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历史条件的限制,但它对传递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塑造家族品格、提高个人修养、维系强化宗族家庭,它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苍南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成立于2010年4月,其负责人即是被誉为“苍南姓氏文化研究第一人”的郑维国先生。该研究会致力于县域内姓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积极开展“两岸”民间交流,为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寻根问祖等提供帮助,弘扬先辈传统美德,启迪后裔爱祖国、爱社会、爱家族的情操,为构建和谐社会、平安苍南和争做文明家族而努力。至今,已编纂完成《苍南百家姓》第1至第10卷等大型姓氏文化丛书。此项工作,填补了浙江省县级民间组织编写姓氏丛书的空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郑维国先生为编纂《苍南百家姓》1至10卷,20多年如一日,寻访全国9个省、39个市(县)区,深入到当地山区农村和城镇,足迹遍布浙南、闽东、北京、河南,粤北、闽南等地。为了编好这部大型姓氏文化丛书,郑先生穷搜家谱、遍查方志,参考各有关文献史料达1000多种。这种矢志不渝、精益求精的精神,不得不令人感动和敬佩。该套丛书以苍南各姓人口数量为序,分组列卷,收录了我县222个姓氏的历史资料和现实情况,在参考各个姓氏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姓氏的起源、迁徙、人文,并特别对各姓成功名人的生平业绩、思想道德加以列举传扬。每姓分设始祖简介、姓氏渊源、郡望、堂号、迁徙、人口、古代人物和附录等8个部分,以便能更好地为海内外华人提供寻根问祖服务。
有学者在评价《苍南百家姓》编纂工作时,深情地赞叹道:自发的民间挖掘整理姓氏文化遗产的社会活动,使大众可以从中进一步了解我们民族繁衍融合的历程,激发爱国爱乡热情和促进道德文明、毗邻和睦,而使海内外华侨华人产生认同感,有利于维系五洲四海炎黄子孙的亲情纽带,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编辑和出版这套《苍南百家姓》大型姓氏文化丛书,正是增强世界华人群体的向心力、亲和力的功德之举,是一块“四方会同、八方归一”的引力无限的“磁铁石”。
来源:苍南新闻网
相关新闻
- 南雄市区第三届姓氏文化旅游节发布会在京召开 2016-05-6
- 10个孙大圣变成的姓氏,武昌就有人姓“猴”? 2016-01-27
- 结合姓氏巧取妙名 2016-01-22
- 剑祖欧冶子300后人福州恳亲 游览“剑池”和三坊七巷怀先人 2015-11-25
- 日本人的姓氏为什么稀奇古怪? 2015-11-6
- 鸡姓网友为孩子取名求助 网友:鸡蛋鸡毛鸡德肯 2015-10-28
- 74岁儿子与94岁父亲的陪伴:编写何氏族谱十年 2015-10-26
- “打豆豆”现姓氏版 长沙豆姓医生讲述姓氏渊源 2015-10-24
- 豆姓起源 2015-10-24
- 新加坡华裔无意中翻家谱 惊觉自己是苏东坡后人 201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