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读国史,说刘姓:【认祖归宗】刘姓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读国史,说刘姓:【认祖归宗】刘姓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刘姓对中华文化的重要贡献

    由于刘姓自古以来称王称帝者众多,统治时间又长,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刘姓文化也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刘姓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这种影响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创建与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

    刘邦推翻秦朝,建立了汉朝,结束了秦朝的暴政,推动了中国历史前进的步伐,使中国的实力得到了快速长进。到汉武帝时,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使中国封建王朝的发展达到了第一个高峰,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汉朝几百年的统治中,“汉”这一概念在国民意识中逐渐得到强化,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也得到延续。最富有意义的是,在中国一些重要的文化概念上打下了辉煌的印记。例如,我国56个民族中,一个最大的民族被称为“汉族”,中国的文字被称为“汉字”、“汉文”,我国的主体语言称为“汉语”,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

    汉武帝时,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术在古代中国占据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这一举措影响巨大,不但贯穿了刘姓家族的整个思想体系,而且使儒家思想在长时间内成了中国人思想的主题。刘姓历代传承的“家训十则”明显地体现了这一思想。“敬祖宗、孝父母、友兄弟、和夫妇、严闺阃、信朋友、笃姻戚、睦邻里、慎言语、务勤俭”,这十则家训皆可称为中华民族之美德。其世代传承的家法中的“戒赌博、戒酗酒、戒争讼、戒斗狠、戒盗窃”,也是良好的道德规范。这些无疑对创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

    商丘刘姓很好地传承了这一优秀姓氏文化。拿梁园区谢集镇常庄村的刘姓来说,他们上下十几辈的辈名是“忠、道、立、身、正、齐、家、治、国、平、天、下”,坚持“忠道”,便是祖祖辈辈不忘忠于祖国,个人做人要做到“立身正”,亦即搞好自身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出于《礼记·大学》,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说: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就要先治理好国家;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必须先做好自我修养;要做好自我修养,首要是先端正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亦即要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从完善自身修养、治理好家庭做起,每个家庭都治理好了,天下自然太平。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影响始终不衰。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见刘姓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

    有关刘姓的历史典故在国民思想中的影响

    刘姓历来英才辈出,在我国历史上上演了许多威武雄壮的“活剧”,因此产生了许多有名的历史典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长期以来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我们已经说过的因刘姓产生的“运筹帷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历史典故,都为后来的人们在政治、军事和应对世事变化上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另外还有许多典故也同样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财富,下面仅举几例:

    楚河汉界

    爱好象棋的都知道,中国象棋棋盘上有“楚河汉界”,这便是由一个有名的历史典故而来。 公元前205年夏,项羽在彭城大败汉军,刘邦退到荥阳,楚军追至荥阳,之后两军互相攻伐长两年之久。楚军对荥阳加紧围攻,刘邦逃至成皋。项羽攻破成皋,刘邦北渡黄河,得到韩信的援助,势力又壮大起来,决定采取深沟高垒和项羽打持久战,以消耗楚军兵力。项羽率兵东进开封、商丘一带作战,刘邦复取成皋。项羽急忙从商丘回师,刘邦闭城不出。此后不久,刘邦兵分两路,一路仍在荥阳同项羽相持,一路由韩信率领,抄楚军后路。公元前202年秋,楚军粮尽,形势促使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历史就这样使鸿沟成了“楚河汉界”,后来被人们用于象棋的棋制,极富理念价值,为人们审时度势采取对策提供了借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载,项羽大军进驻鸿门后,有人告诉项羽说沛公刘邦要在关中称王。刘邦为平息这场风波,和谋士张良到鸿门向项羽谢罪。项羽设宴待之。席间,范增多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可项羽不理睬。于是,范增叫来项羽的兄弟项庄说:“你进去假装舞剑助兴,找机会杀了沛公。”项庄进屋,拔出剑在沛公面前起舞。项羽的族叔、张良的故友项伯看出了项庄的意图,为保护刘邦,拔剑与项庄对舞。刘邦的谋士张良见此情心里着急,出去找到刘邦的部将樊哙说:“沛公现在很危险,项庄表面上舞剑助兴,实际上想杀沛公。”樊哙强行进帐,怒视项羽,指责他听信谣言,要杀有功之臣。过了一会儿,刘邦乘上厕所的机会逃回了自己的军营。这则成语故事比喻表面上用正当理由掩盖,实际上却别有用心,启示人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防上当。

    桃园结义

    《三国演义》第一回说,刘焉出榜招募义兵,刘备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刘备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正饮间,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玄德见其长相不俗,邀他同坐,其人曰:“吾姓关名羽……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三人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誓:“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从此结为生死兄弟,后来同心协力,誓成大业,至死不渝,为后人留下以义结友的典范,世代效法。

    三顾茅庐

    曹操击败刘备后,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说若得此人帮助,可得天下。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拜访诸葛亮。恰遇诸葛亮出游未回。几天后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去。诸葛亮的弟弟说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过了新年,刘备选个好日子,又去隆中。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之策。诸葛亮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刘备三顾茅庐请得了诸葛亮。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后来诸葛亮做了刘备的军师,帮了刘备的大忙,于是后人引用这一典故来形容虚心求才的渴望和诚恳。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为大将军,为汉朝立下很大功劳,被封为楚王。晚年的刘邦怕在自己百年之后政权旁落,认为功大才高的韩信最危险。韩信感叹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将韩信押回京城,念其功高且又无罪证,又赦免了他,改封淮阴侯。被削去了王位的韩信私下与被任命为赵国相的陈稀相约,陈稀在北方举事,他在长安响应。 陈稀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平叛,长安空虚。韩信准备在长安举事,不幸走漏了消息,吕后想把他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出面,假称北方传回捷报,叛军已败,陈稀已死,邀韩信进宫向吕后贺喜。韩信刚入宫门,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擒住。吕后将其残忍地杀害。民间因此有“成也萧何(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的说法。后来被用来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造成。

    因刘姓形成的历史典故和成语还有很多,有人统计有100多个。这些典故和成语以深刻的哲理警示后人,提供借鉴,影响深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