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梁祝故乡或为微山湖 当地梁祝马三姓至今不通婚

梁祝故乡或为微山湖 当地梁祝马三姓至今不通婚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1500年之久,可谓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究竟发生在哪里,有关他们的故乡籍贯,有多个争议。但是,2000年之初,山东微山县的马坡乡出土的一块“梁山伯与祝英台墓记碑”,成为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乡在微山县之说的有力证据。

 出土的这块碑高1.84米,宽0.82米,上刻有碑文833字。碑文显示,碑立于明朝正德十一年,是当时的工部右侍郎、前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崔文奎主持而立。原因是当时崔文奎正奉命总督粮储经过微山县。其时,当地的一群文化人士,聚集在梁祝墓前,感于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决定募集资金修缮梁祝墓,筹款立碑记述他们对于梁祝故事的祝愿和向往,同时也让他们的风雅之举得以流传。恰好有朝廷重臣经过微山县,他们也效法古人,请更加知名的朝廷重臣主持立碑之举,以更增加他们立碑的权威性。他们请当地县令向钦差大人表达他们邀请的意思。崔文奎也是风雅之人,做这样成人之美自己亦可传名的美事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事情就这样顺理成章地促成了。

 这块墓碑,是目前全国所有出土的梁祝墓碑中立碑年代最早、主持官员级别最高、碑文字数最多的。

 碑文的撰写者是当地文化人士赵廷麟,贡士出身,曾经出任都昌县令,当时正退养还乡。碑文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记录了当时在微山湖一带流传的梁祝爱情故事,并以崔文奎的名义将梁祝故事归结为“天理人情之正”,祝英台外出求学“以谢亲忧,笃信好学”,“三年衣不解”,以及最后舍生取义的行为,皆是符合孔孟礼仪和教化的。

 崔文奎毕竟是当时的朝廷重臣,他是一定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争论的,无论故事的发生地还是故事的真伪。因此,碑文中他这样记述自己的判断:“近来访诸故老,传闻在昔济宁九曲村祝君者,其家巨富,乡人呼为员外,见世之有子读书者,往往至贵,显要门闾,独予无子……膝下有女名英台者……冒为子弟……乡党大夫,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以遂平生之愿。”这几句话告诉后人的是,他是在当地经过了一番调查研究之后确认这个故事发生在这里的真实性的,才决定做这个主持人的。

 碑文的后半部分则备述立碑的盛况,也同时表达了当地文人雅士对于故事的羡慕和向往。

 在现在的微山湖一带有一个风俗,似乎也佐证了故事发生在这里的真实性。在这里,梁、祝、马三姓多年以来禁止通婚,这个风俗的用意显然是为了避免悲剧再次重演。当地也从不演梁祝戏,以免后人触景伤情。

 不论如何,关于梁祝故事发生地的争论,都不过是当代人不同的解读方式而已。最重要的,是拂去岁月尘埃之后,梁祝的凄美爱情,能在今天依然鲜活瑰丽。
                                                                                                                                         来源:东南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