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西藏”房山隗氏族人自查姓氏渊源
在堪称“北京小西藏”的房山区蒲洼乡,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芦子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藏在大山里,从房山县城开车过来还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的小村庄,到了年节,却能吸引几百外村、外区县甚至外地人来祭拜先祖。原来,这里便是京冀两地“隗”姓人的发源地。
“隗”在我国是个小姓,最新最全的“百家姓”里,前500名根本数不到它。隗姓人在京冀两地一共只有1.8万多人。其中,房山人就占了一半。就在房山的隗姓人中,有个热心人隗合显。他是芦子水附近的蒲洼村人,因为感念隗氏家族世世代代在山区与自然抗争的坚韧精神、乐观淳朴的生活态度,退休后便开始四处调查考证,终于在不久前出版了三集图书《隗氏家族》。
“天下一个隗,老家芦子水”,隗合显自豪地说,他查考之后发现,京冀两地的隗氏是山西长治隗氏的后裔,是明朝永乐三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到芦子水的,至今已落地生根600余年,传承26代。芦子水村里,有着606年历史的先祖古墓就是证明。
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隗姓人逐渐形成了一些特殊的规矩和文化。隗合显说,为了优化人口,隗姓的族规是同姓不能通婚。直到今天,房山的隗姓人,家家都知道这条规矩并且严格遵守。隗姓人特别重视教育,在房山区现任中小学教师中,就有150多位“隗老师”。
隗姓人还尤其钟爱老调梆子,现在,芦子水村里有一座200年历史的老戏楼,村里的老调梆子表演队至今仍常年在山区巡演。隗姓人还很重视字辈传承有序,70多岁却辈分小的人,见了20多岁却辈分大的人,说话也要毕恭毕敬,该叫叔叔叫叔叔,该叫姑姑就得叫姑姑。
随着调查的深入,隗合显联系到越来越多门头沟、涞水、易县等京冀其他地区的隗姓人,大家共同发起成立了隗氏家族联谊会。各处的族人纷纷捐款,在芦子水修建了隗氏文苑。
这里不仅是年节时各地隗姓人回乡聚餐的场所,也成为家族凝聚力的一个载体。来到文苑前的小广场上,能看见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民族重要历史时期为国捐躯的隗家英雄的塑像。文苑内,隗姓人自清道光年间至民国年间的地契文书等近40件,讲述着先辈生活的艰苦。
更令人称奇的是,文苑内还悬挂着传承了18代的隗氏家堂(族谱)。看着家堂上,每一代的每个名字不过占据一个小格子而已,族人们感叹,“历史留给每个人的位子,其实很小。在有限的生命里,更要遵守先辈留下的美德,踏踏实实做人。
来源:北京日报
相关新闻
- 南雄市区第三届姓氏文化旅游节发布会在京召开 2016-05-6
- 10个孙大圣变成的姓氏,武昌就有人姓“猴”? 2016-01-27
- 结合姓氏巧取妙名 2016-01-22
- 剑祖欧冶子300后人福州恳亲 游览“剑池”和三坊七巷怀先人 2015-11-25
- 日本人的姓氏为什么稀奇古怪? 2015-11-6
- 鸡姓网友为孩子取名求助 网友:鸡蛋鸡毛鸡德肯 2015-10-28
- 74岁儿子与94岁父亲的陪伴:编写何氏族谱十年 2015-10-26
- “打豆豆”现姓氏版 长沙豆姓医生讲述姓氏渊源 2015-10-24
- 豆姓起源 2015-10-24
- 新加坡华裔无意中翻家谱 惊觉自己是苏东坡后人 201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