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寻寻龙城龙踪 说说龙城龙事

  

      玉兔辞岁,金龙贺春

   在有“龙城”之称的常州城里,自然有数不清、道不尽的与“龙”有关的风土人情。在壬辰龙年的第一期常州晚报,我们请来季全保、范炎培、余忠良、苏慎、张一农这几位常州民俗、方言、姓氏等方面的专家,一起聊聊龙城与“龙”那些大大小小的渊源,去常州的街巷里弄、柴米油盐里寻寻“龙”的踪迹。

       地名篇

   “龙城”的来历

     据史料记载,明隆庆六年(1572年)常州知府施观民在今局前街小学校址建龙城书院。书院起名龙城,可见在400年前,常州就有龙城之名。但“龙城”之城始于何时,又有何而来,至今尚无定说。流传最广的,是下面这个故事。

   很久以前,常州城的西北数十里外的孟城方向有一座山,叫九龙山,山上有座玉皇庙,庙里的当家和尚叫弘智。一天晚上,他独自一人在方丈间念经,忽从外面进来一人,自报:“我乃东海龙王长江妃子所生的九龙太子也!六百年来,我和八位兄长奉命镇守这一带群山。最近,八位兄长准备抢占我的山头。如此,将有一场恶战展开,今特来祈求长老,到时务必率领全寺众僧鸣金击鼓,助我作战!”说完化作一条黄龙腾空而起。

  三天后五月初五,弘智和尚回到庙里,忽见狂风骤起,电闪雷鸣,顷刻暴雨哗哗倾盆而泻。弘智急忙赶到庙里,上香敲锣打鼓鸣钟,率领众僧徒至大雄宝殿齐声诵经。持续半个时辰,突见天空豁然开朗,烟消云散,一缕阳光照射在了九龙山岗上,远远飘来了朵朵金色祥云。

  当晚,弘智和尚和往常一样焚香默坐,眼睛刚一眯,就看到了九龙山神又来到面前:“今天午时三刻,群龙前来攻山,多亏长老相助得胜。两条为首的恶龙已败逃往宜兴山里,其他六龙逃回郡城。望长老前往郡城安抚六位兄长,奉劝他们留在城里,不要扰乱百姓,安分守职,为民造福。每年五月初五,我们可在白云溪边相聚……”说着又化作一条黄龙腾空而飞。

  第二天,弘智和尚清早就赶往郡城,一面化缘一面寻访六龙踪迹。先来到府衙旁打听,听说昨天有一条龙在此化了升天,当地老百姓就叫此地为“化龙巷”;还有一条龙在西门外化成一潭清水,供百姓饮用和泛舟,百姓称它“龙船浜”;伴陪化龙巷旁的一条乌龙在木桥头变成一庵,保佑百姓平安叫“乌龙庵”;最远的一条龙游入东门,变成一条河和一座桥梁,供人通行,称为“龙游河”、“龙游桥”;还有一条龙就在府衙旁化作“龙城里”。六条龙都化作了路名、桥名、河名,从此造福百姓。

  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城内的百姓都要建造六龙船来到白云溪竞渡,特别是金龙、银龙、白龙、乌龙在竞渡中盛况空前,“云溪竞渡”的地方风俗一直流传下来,常州也被称为“六龙城”,常州的别称就叫“龙城”了。

   龙城书院:明隆庆六年(1572年)常州知府施观民在原晋陵县衙旧址上创建龙城书院。时有堂斋(书院房屋)200余间,膳田(维持书院经济的田产)1000余亩。据钱维城《龙城书院记》载:明万历初,张居正柄国时,下令“尽毁天下书院”,龙城书院被迫停办。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知府欧阳东风在龙城书院旧址建先贤祠讲学,以避书院之名。当时在祠前有传是堂,堂南有千古一脉坊、怀施轩,左右翼各为“尊德性”、   “求放心”斋舍。祠左有经正堂、次川堂、次后堂,堪称宽敝宏伟。那时龙城书院掌教钱一本,与无锡东林书院的阳、景逸、闲适三先生,宜兴明道书院玉池先生经常在经正堂“往来酬答,商榷辩论。”“闽浙、江西且有远来之朋”,一时彬彬称盛。

  明天启年间,魏忠贤擅政,又下令禁办书院。常州知府曾樱多次上表坚称“龙城系课文之所,非讲学之地”,“故独得不毁”。后倭寇侵犯东南沿海地区,书院一度改为兵备道署。直至清代,书院几经兴废。乾隆十九年(1754年),知府宋楚望将先贤祠复称龙城书院。光绪末年,改为武阳公立小学堂(今局前街小学)。

   化龙巷:化龙巷的来历源于一则神话。传说此间早期人丁稀少,附近有一老人亡故,其子请风水先生在巷口玉带河边选定坟地,殡葬棺木。风水先生私下叮嘱:此处乃龙地也,尔父下葬三年后,会化龙升天,但一定要到期方可动土查看。

  光阴荏苒,人言纷纭,其子探龙心切,未至约期便挖土探看。果见父身已满披龙鳞,惜乎未成全形而化为白光遁去。消息传遍全城,称之谓“化龙地”,因以为巷名。后有僧尼在巷北修建茶庵。佛徒盛传茶庵乃为龙地,因而香火鼎盛,历久不衰。上世纪60年代巷道拓宽,茶庵始毁。

   卧龙湾:西直街中段,与南运桥口石龙嘴相向,运河入西市河段为卧龙河,其河上筑有单孔石拱桥称卧龙桥。因此河湾系水流分支,在运河南端南运河的交汇处,又筑有龙嘴将水系分流,为古城水系的命脉。故卧龙湾处是入城的咽喉,有着重要的地理作用。旧时原有石碑“江湖汇秀”耸立于此。该地区的建筑为明确风格,粉墙黛瓦,一派江南民居特色。

   龙城里:恐怕是常州带“龙”地名中最狭窄之处。位于如今的常州电视台后面,是一条小弄堂,曾经是古代常州府的范围。

习俗篇

   “土龙笃面”: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此时冬去春来,到了惊蛰节气,天气开始转暖,雨水开始增多,蛰冬的动物开始苏醒,“龙”也要开始兴风作雨了。此时,常州地区有吃“土龙笃面”的习俗。

  土龙为糯米粉制品,在过年做团子时,一般都会做一条“土龙”。龙头在中间,身体一圈一圈像蚊香那样盘绕,龙身周围还散放着一些米粉做的象征财富的小元宝、象征“龙子”的小元宵等小摆件。把做好的土龙上供后放在米缸里,预示“家有昌龙(隆)”,取昌盛吉祥之兆。待到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时笃面吃。
   “斋土龙”:“斋土龙”俗称“安宅”,也称“镇宅”、“谢宅”、明清时又叫“蛮宅”。是常州地区民间在腊月里“过年”祭祀活动中,一项颇具古老传统的龙崇拜遗俗。

  原常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韦中权,曾经在常务武地区做过广泛的社会民俗调查:过去常州、武进地区家家户户都祭祀“宅神”,以祈求家宅平安。“宅神”就是“土龙”,这里所指的“土龙”是出现在住宅里的无毒蛇,称为“家蛇”。对作为“宅神”的“家蛇”,必须对其敬而恭之,考其形还与人类的祖先,创史英雄女娲有关,女娲即“土龙”也。

  临近过年,“安宅”也是必不可少的事,一般在祭祀祖先前进行。先用糯米粉预做一条土龙,放在锅上蒸熟,点上红点,到时供奉。“斋土龙”不用案基台桌,是将香烛供品放在地上设供的。祭祀开始,安放酒盅,筷子,不用饭碗。酒盅根据本年农历月份来定,即平年安放12副盅筷,闰年安放13副盅筷,盅筷均一字形排列,但也有把筷子并作一把放在酒盅旁边,或二把并放左右两边,这显然是保持着原始人以手取食和用筷取食两种饮食习惯。

  设供时要把家里用的升罗(量米的一种器皿)尺、秤、剪刀、镜子、灯盏、针、(引线)线板、算盘等一起供上,据说;前三种代表秦朝统一度、量、衡,六国旧贵族为不忘旧国的一种怀念情结。后几种是旧时避邪的工具。“扬其灯盏明千古”的灯盏,是人类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时期的发明创造,用它来祭祀宅神,是继承古代民俗传统,不忘先祖创业艰辛的祖灵崇拜习俗。

   “夜龙灯”:正月十一,常州旧时有调“夜龙灯”的习俗,如遇修桥铺路等善举,常借龙灯募捐集资。

   “龙凤板”、“龙袋”:相传常州唱春常州民间唱春艺人演唱时敲打春锣的敲板称为“龙凤板”。正反两面分别刻着龙凤图案和“龙凤官春”字样,艺人肩上背的布袋也称“龙袋”。

   德安桥上对山歌:过去,每年农历六月十九,常州大南门外德安桥有对山歌的民间活动,山歌词中也有“龙”。

  问:“啥葛地方一棵松?长则松树有啥用?啥葛翻身要落雨?啥葛甩尾会起风?”

  答:高高山上一棵松,松树头上九条龙。大龙翻身要落雨,小龙甩尾会起风。

   “地龙”:常州以前有一种竹制的玩具叫“地龙”,能在地上飞速旋转,产生“嗡”的响声,发声原理与“空竹”相同,不过“地龙”是依靠中间一根竹的轴来旋转。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过年时到处都是玩“地龙”的大人和小孩,还有人专门制作和贩卖,可惜如今已经失传。

方言篇

  “扯龙”(音):一是表示“走”,二是指一种玩具,北方人称为抖空竹。

  “不像葛龙咚”:贬义词,不像样,不成样子、体统。

  “又是龙灯又是会”:意思是闹忙。

  “龙生”:对乡下人的一种鄙称,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新流行的俗语,并非地道的老常州话。

姓氏篇

  龙姓是一个古老而又多源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龙氏名列第八十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3446000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2%左右。龙氏发源地主要为河南、山西、湖北三省。由于龙氏支派较多,故而分布较广。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龙氏族族人为避战乱而南迁,促使了南方龙氏人口数量的增长,这次迁徙也为后来江南龙氏发展势头盛于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宋、元时期,龙氏族人出现了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南迁,南方龙氏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明、清时期,“龙番”各分支发展成为“龙家”,渐与汉、布依、水、苗各族相融。今日龙氏族人尤以湖南、四川、广东、江西等省为多,这四省龙氏人口约占全国龙氏人口的70%左右。

  在常州,龙姓则属于罕见姓氏,只有大约20人左右。几乎都是建国以后,因读书、工作等各种原因从四面八方来到常州定居,并无世代居住在常州的龙姓族人。迄今为止,常州尚未发现集中居住的龙姓,也未发现本地龙氏族谱。
                                                                                                                          来源:中国文明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