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物专访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万惠霖教授,1938年11月20日生于湖北武汉。1966年初厦门大学化学系催化理论方向研究生毕业,此后留校任教至今。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催化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自九十年代以来,在甲烷氧化偶联 (OCM)和乙烷、丙烷氧化脱氢 (ODE, ODP) 的研究方面,万的课题组创新研制出一系列性能优良的含氟稀土(-碱土)氧化物催化剂体系,证实了氟化物对OCM催化剂的显著促进作用

中科院院士
  万惠霖现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物理化学家,第五届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分子催化》副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催化学报》编委,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国家教委科技委委员和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

主要贡献
  确定了催化剂主要结构,阐述了类萤石型结构的LnOF形成及F-与O2-离子交换的重要性和氟化物助催作用的主要本质;根据表面酸碱性及光电流等的测定结果,万指出表面碱性和 p-型导电性都不是OCM催化剂性能优良的必要条件;并提出了含氟稀土-碱土催化剂结构导向的组份选择原理,研制出性能更好的OCM和ODE催化剂。万等采用多种原位光谱方法,成功表征了OCM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物种及反应的主、副产物,首次获得四种催化剂表面超氧吸附态O2-在反应条件下具有OCM活性的直接光谱证据。

获奖经历
  八十年代初参加固氮酶研究后,对于N2、乙炔和环丙烯在固氮酶原子簇活性中心的多核络合活化方式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因而为固氮酶活口M-簇笼新见解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依据。万早在研究生时期就参与配位催化的基础研究,后来又在专著中详细阐述了配位催化原理。七十至八十年代,他还与同事一起,在乙烯配位聚合负载型高效催化剂的研制,丙烯选择(氨)氧化副产物形成机理,以及氨合成反应对铁催化剂结构敏感性的理论探索等研究工作中也取得显著成绩。他在国内、外刊物已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1本;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2项;获发明专利6项。199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