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物专访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人物介绍
  欧阳自远(1935— )世界著名的天体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他积极参与并指导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具体设计国内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和第二、三期月球探测的方案与科学目标,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
  欧阳自远原籍江西上饶,1935年10月9日生于江西吉安。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毕业后留所从事科研。1966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80—1981和1983—1984年在德国马普核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客座研究员。1991—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贵州省科协主席。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7年7月,被贵州省遴选为贵州省首批核心专家。2008年6月13日,欧阳自远出任奥运圣火在贵州省传递的第一棒火炬手。
  欧阳自远院士是我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创者。1960年在我国率先系统开展各类地外物质(陨石、宇宙尘、月岩)和比较行星学研究。提出了铁陨石成因的假说,吉林陨石的形成演化模式与多阶段宇宙射线照射历史的理论。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地质体中消融型宇宙尘并提出判据系列,划分了宇宙尘成因类型。对太阳星云化学不均一性与化学演化过程,行星模式丰度,行星与地球大气圈、水圈及内部圈层的起源与演化,地球的能源与演化阶段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模式与理论,为国际学术界所公认。充实了玻璃陨石成因理论,论证了中国白垩系/第三系界面撞击事件,提出地外撞击诱发古气候旋回的假说,以及新生代6次巨大撞击地球事件诱发气候、环境灾变与生物灭绝。近年来提出地球原始组成的非均一性与演化的非均变性理论框架。由于杰出的科研贡献,他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地下核试验地质效应综合研究》(第一完成人)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贵州省科学大会奖,《吉林陨石综合研究》(第一完成人)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天体化学》专著(作者:欧阳自远)获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至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百多篇,专著6部,合作主编专著11部。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多项。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50多人,有的已成为我国地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的骨干力量,有的已成长为地球化学各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欧阳自远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环境科学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岩石圈中国委员会,国际地圈生物圈对比计划中国委员会及国际空间研究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地质所,兰州地质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及长春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环境科学》、《黄金科技》、《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及《地质地球化学》杂志主编,《空间科学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南极研究》及《Chinese J. of Geochemistry》杂志副主编;《中国科学》等8种科技杂志编委。
  欧阳自远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说过:“《科学家传略》给我的影响较大,特别敬重居里夫人;武侠人物里,我最欣赏乔峰的坦荡大气和家国情怀。”
履历简编
  1952年9月至1956年7月在北京地质学院勘探系学习
  195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8月参加工作。
  1956年8月至1957年3月为北京地质学院助教、研究生。
  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毕业,1961年中科院地质所研究生毕业。
  1957年3月至1960年2月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专业研究生。 
  1960年2月至1960年11月在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
  1960年12月至1966年4月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66年4月至1988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
  1988年6月至1993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部委员、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
  1993年1月至1994年3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年3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
  196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0.11~1981.10,1983.7~1984.6 德国马普核物理所客座研究员
  1991年3月~1993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
  1993-2001年3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现任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贵州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南昌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及成都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兼职教授。
往事略集

  欧阳自远院士出生于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江西吉安(旧称庐陵)。巍峨雄伟的井冈山,苍松翠竹,山泉清澈,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对童年时代的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江西吉安是欧阳修的故乡,那里的一方水土哺育了童年的他。他的祖父、父亲、叔叔,一家人以开药房为生。正直爱国的祖父在战乱年间卖过不少稀缺的药给红军,父亲为此顶替去坐过牢。
  抗战胜利后,父母迁移到永新县。家族药房“九州药房”在县城很有名气。
  有着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欧阳自远,从小就对天象很痴迷,脑子里全是琢磨不透的问题:太阳为何能长久不息地照射大地?月亮为什何如此晶莹?什么时候人类能跳出地球看地球?遥远的太空究竟有什么……
  长辈们开了一辈子药房,希望家里能出一个科班出身的正统医生。无疑,天性聪慧、好学的欧阳自远是走医学之路的好苗子。可是欧阳自远看到新中国刚成立,急需开采矿产资源,实现工业化。为了唤醒祖国的地下宝藏,他违背了长辈的期望,他考大学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地质学院;第二志愿是南京大学天文系;第三志愿是北京大学化学系。1952年9月,欧阳自远如愿跨进了北京地质学院。凭借刻苦、勤奋、勇于探索的精神,他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并被评为全校优秀学生和北京市“三好”学生。他的毕业论文由于论据充实、准确并有独特见解而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毕业时,他留校当助教,并攻读研究生。以后他又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学专业副博士研究生。导师是以学风严谨著称的矿床地球化学家涂光炽教授,主要从事长江中下游铜、铁矿床成矿规律的研究。
  从1957年开始,欧阳自远孤身奋战、每天执著地重复做一件事:天未亮他带好一壶水、两个馒头,背着大大的地质带子,下到凹凸不平的坑道里观察矿脉,描述岩层,采集样品。坑道是地质探矿留下的,还有正在施工的,一般几百米深。有时他正在采样,听到有人敲铁管子,就快速奔到安全处,因为采掘工作面马上要放炮,有生命危险。用相机拍下实景作第一手资料很重要。当时拍照没有闪光灯,用的镁光灯,照一张得炸掉一个灯泡。他总是下井前在口袋里小心地放好3个灯泡,拍照时反复比较,选择最佳角度,保证每炸掉一个灯泡,就能诞生一张有科研价值的照片。
  从坑道里爬出来身上又湿又脏,但只要有一丁点新发现,他都像阿里巴巴探宝那样兴奋不已。每次回北京,他都带上一大堆资料,拉回十几箱石头和许许多多照片。
  在中学学习地理时,他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夏夜,望着满天繁星,脑海里浮现出“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故事,冥想着其中的奥秘。1952年高中毕业时,正值国家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需要大批地质工作者去探明地下的宝藏;国家提倡和鼓励学生报考地质专业,历史的使命感使他违背了当医生的父母希望他学医的愿望,也与他少年意欲“上天”的遐想相悖,毅然以第一志愿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
  大学期间,因表现突出,曾被评为全校十名优秀学生之一和北京市“三好”学生。他的毕业论文《寿王坟矽卡岩型铜矿的成因》由于论据充实、准确并有独特见解而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并被授予“优秀毕业生”的称号。4年的大学生活,不仅使他获得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还培养了他对地质学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刻苦、勤奋、探索和献身的精神,以及团结、友爱、诚挚和奉献的情操。
  研究生毕业后,欧阳自远在侯德封院士指导下从事核子地质学的研究工作。侯院士是地质界的全才,极具远见卓识,他很看重欧阳自远的治学研究态度,派他到中国科技大学进修了一年核物理,再到中科院的加速器室进修了半年。两位先生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给欧阳自远树立了榜样,他们的谆谆教诲影响了欧阳自远的一生:“设想要海阔天空,观察要全面细致,立论要有根有据……”,“在科学上要敢于标新立异,还要努力沿着新的方向坚持下去”,“根深才能叶茂,基础要打好,果实才丰满”。正是两位导师的精心培养,使欧阳自远对中国国防与科技事业发展拥有敏锐和超前的意识,导师安排他在多学科交叉
  欧阳自远兴趣比较广泛,一生喜欢读书,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尤其是那些具有独到见解、出奇制胜的科幻和武侠小说。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他人的研究智慧是他读书的诀窍,并能在科研实践活动中加以灵活运用。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当时,正在攻读矿床学专业研究生的欧阳自远,已敏锐地意识到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30年甚至50年以后的地质学,必然与探测太阳系的研究成果相联系。他冷静地分析了当时地质学的研究状况后发现,地质学并不深究地球的起源和各圈层的形成演化过程,也不研究元素及元素丰度的起源及其在地球上不均匀分布的起因,更不理睬地球作为太阳系的一员与其他行星演化上的共性与特性;一些局部的认识无限制地被扩展到全球,而缺少整体性、综合性的深刻理解。要加深对上述问题的理解,就必须“脱离”地球去研究地球,“跳”出地球,把地球当成天体中的一个成员,才能站在宇宙空间看清地球。空间科学的发展将使人类在更大的时空尺度里整体性地加深对地球的认识,这是地球科学发展新的生长点。他深感要开拓这片科学的处女地,必须抓紧时机,着手准备,打好基础,开展前期研究。
  在开始调研这个领域的进展时,他深感当时的知识领域不够宽广,无法适应将要开展研究的领域的需要。于是开始自学天文学、物理学、空间科学等领域的有关知识,同时把研究的触角伸向“天外来客”——陨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打破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垄断,1964年初,他接受国防科委的委托,组织了一支多种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队伍,承担我国地下核试验场和试验前后的地质综合研究。提出了地下核试验场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确立了我国第一个地下核试验场。随之,相继参与并完成了第一次、第二次地下核试验、高空核爆炸、触地核爆炸试验等方面的重要研究任务,他和他的小组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通过这些国家项目的研究,加深了他对地球能量与地球演化之间关系的认识。同时,也为他今后从事有关合成矿物学、核爆岩石学、冲击变质学、元素地球化学、核素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学、岩石力学、实验地球化学和核子地质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知识储备。在十几年工作积累的基础上,于1973年出版了《核转变能与地球物质演化》专著。该书在严格的核物理理论的约束下,对地球演化的能量体系提出了一个定量表征的框架。指出地球物质的演化取决于地球内能的产生、传输、积累与释放的过程;地球的内能来源于重力调整、物质相变和核转变(核衰变、重核裂变和低能核反应),核转变能是地球演化的主要能源。同时,根据他的计算,在专著中作出了两点成功的预测:①根据元素起源理论,地球形成初期天然铀中235U的丰度比238U高,在有适当的中子慢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水、碳质)可以产生链式反应。经计算,距今18亿年前天然铀具备产生链式反应的条件,有可能在18亿年前古老的地质体中发现天然核反应堆,越老的富铀地质体,天然铀中235U丰度越高,形成天然核反应堆的几率愈大。后来,在非洲加蓬共和国发现的18亿年前的奥克洛天然核反应堆证实了计算的可能性。②根据元素起源理论的计算,地球形成初期存在着大量短、中寿命的核素,现今已灭绝。通过地壳中的核反应过程,在自然界可能存在如锝(Tc)、钷(Pm)、镎(Np)、钚(Pu)、锔(Cm)甚至镅(Am)等“自然界不存在”的元素。后来,不少学者从事这方面的探索,在自然界发现了一系列的“人工元素”。

研究领域
  ●地质领域研究
    ●天体化学领域研究

  ●探月领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