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俊波
项俊波 (1957~)笔名纯钢。重庆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1994年获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2011年10月28日晚间,中国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项俊波已辞去该行职务。任中国保监会主席、党委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人物简介
项俊波(1957年1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研究员。曾任南京审计学院副院长、国家审计署审计管理司副司长、国家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特派员,1999年至2002年任国家审计署人事教育司司长,2002年2月任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2004年7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其间:2005年8月至2007年6月兼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任),2007年6月任中国农业银行行长,2007年10月当选第十七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2010年荣获“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金融家殊荣。2011年10月29日,被任命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目前兼任中国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会副会长、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会长。
人物履历
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
1994年获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8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1993.00——1996.00年任南京审计学院副院长。
1996.00——1996.00,审计署管理指导司副司长。
1996.00——1999.00,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员。
1999.00——2000.00,审计署人教司司长。
2000.00——2002.03,审计署人事司司长、党组成员。
2002.03——2004.07,审计署副审计长、党组成员。
2004.07——2005.08,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
2005.08——2007.06,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期间:兼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任、党委书记)。
2007.06——2009.01,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党委书记。
2009.02—— 2011.10,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
2011年8月兼任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会长。
2011年10月28日辞去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
2011年10月29日,被任命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
其是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2011.11.21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审计风暴
1996年,时任审计署管理指导司副司长的项俊波出任京津冀特派员。而京津冀和上海地区一直是国家审计署最为核心的两个工作重镇。
1999年,群众举报天津蓟县国税局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严重问题。作为京津冀特派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项俊波带领工作小组进驻蓟县。一场惊心动魄的审计与反审计的战斗打响。
让项俊波始料不及的是,此案牵涉面极广,蓟县国税局多数员工都有或深或浅的牵连。时任局长的梁化泉千方百计地阻扰审计人员的工作。梁化泉的儿子是当地一霸,有黑社会背景。他收买了当地的黑社会,对审计小组的驻地进行监控。
为了摆脱危险,审计小组先后换了三个招待所。最后,审计小组不得不入住一个有金库的银行———因为有金库就有持枪警卫把守,工作环境会相对安全一些。随着审计小组工作的深入,蓟县国税局虚开增值税发票、侵吞中央税款的犯罪事实渐渐浮出水面,而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危险也越来越大。
恐吓电话甚至打到了项俊波在天津的家中,当时只有项俊波年幼的女儿在家。歹徒威胁说:“你们这么干下去,没什么好处,小心点!”然而,项俊波却震慑住了对方:“告诉你,我参过军,打过仗,负过伤。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什么我没见过?”
经过38天的日夜奋战,审计人员在掌握了大量的证据后,赶赴北京向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汇报。李金华当即表示,对这一案情严肃处理。当天晚上,天津市公安局派出了两部警车,值守在特派办职工家属院的门口。
后来,有关涉案人员得到了查处。
1999年是“审计风暴”刮起的第一年。自这一年起,国家审计署和审计长李金华成了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而蓟县国税局大案是当年李金华所做审计报告中披露的第一个大案。项俊波在其中表现出来的专业水准和胆略,得到审计署的认可。当时上级和与他共事的工作人员公认项“干得漂亮、彻底”。三年之后,项俊波被提拔为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
请辞职务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01288)2011年10月28日晚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长项俊波请求辞去农行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规划委员会主席及委员职务。公告称,项俊波的辞职信于28日送达该行董事会,并于当日生效。
公告以“根据国家金融工作需要 ”解释项俊波辞职原因。
就在项俊波请辞前两天的10月26日,其还主持召开了通过农业银行三季度财报的董事会。
农业银行三季报交出了可观的财报。截至9月30日,农业银行今年前9个月共实现净利润10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59%。
2009年1月,项俊波起任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2010年7月15日和16日,农业银行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两会言论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徐扬)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11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说,中国巨灾保险赔款不到灾害损失的1%。保监会将通过制度设计、抓试点、推动立法三个方面推进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项俊波说,在国际上,巨灾保险赔款一般占到灾害损失的30%-40%,中国还不到1%。比如说汶川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是8451亿元,保险只赔了20多亿元,占比是0.2%。如果建立了巨灾保险制度,就可以大大减轻政府和财政的负担。
对于如何推进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项俊波表示主要是抓三件事:
第一,制度设计。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两个方面的作用,以商业保险为平台,来构建多层次的风险分摊机制。
第二,抓试点。稳步推进云南和深圳的巨灾保险试点工作。云南主要是保房屋,在云南的楚雄地区,搞农房的地震保险试点,涉及50多万户农户;深圳是政府救助、巨灾基金和商业保险三位一体,承包地震、台风、海峡等一般性的巨灾及特殊性风险,覆盖深圳市每一个人口。
第三,积极推动立法。协调相关部门及早出台巨灾保险条例,争取国家对巨灾保险的支持。
相关信息
他是学者,又是金融高官。或许是他过于低调、远离媒体,人们从未把电视屏幕上“总编剧项俊波”和一位央行副行长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他当过知青,在老山前线打过仗、负过伤,曾是感情澎湃的诗人,又是铁面的审计署高官。在众多的中央高层官员中,在人生每次转折中,他的经历都如此地“不同寻常”,称得上是个“神奇”人物。
8月10日,外界传闻已一年之久的央行分拆最终落为现实。央行二总部迁至上海。从此,一南一北将有两个金融“大脑”同时掌控中国金融业的一举一动。而这位“神奇”的央行副行长项俊波,就是南二部的掌门人。
戎马经历笔墨人生
1957年,项俊波出生在川东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是重庆一所大学的教授。良好的家教,加上校园环境的浸洇,少年起项俊波便对文学有了执著的爱好。
随后,项俊波参军入伍。先在成都军区担任司令部秘书,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项俊波随部队奔赴老山前线,当上了连队指导员。在一场战斗中,他曾带着连队深入到敌后,并在战斗中腿部负伤。血与火的戎马生涯,锻炼了项俊波的勇气和毅力。
战争结束后,一个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部队推荐他到军校深造。这是一个好机会。然而,项俊波却做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抉择———离开已经为他铺开锦绣前程的部队,参加刚恢复不久的全国高考。
酷爱文学的项俊波,其理想一度是当作家,他曾想报考中文系。但是,项的父亲认为“学经济更有前途”,在他的坚持下,项俊波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财经系。以今天的判断来看,当时这位把自己意志“强加”于子女的父亲无疑是极有前瞻眼光的。在随后的20年间,文学逐渐式微,中国社会的重心落到了经济建设上,国家急需大量掌握经济、财经、金融知识的人才。
尽管后来的职业方向和文学创作渐行渐远,项俊波却从未放弃对文学的兴趣。在北京求学、工作期间,他与在京的一帮四川籍文学创作者交往颇密,经常在一起切磋文学。据他的一位同乡文友的介绍,在当时的四川文学界里,项俊波写诗、写小说都已是小有名气。
随着在国家审计署、央行职位的逐步提升,项俊波的工作日益繁忙,闭门潜心小说创作几乎成为奢望。他选择了影视剧创作作为自己文学梦的延续。“他总是利用节假日搞创作,在国庆节、春节写剧本。”
项俊波的题材涉猎极广,一般都取材于川东的风土人情和个人的经历,创作过电影《远山》、武侠剧《紫剑传奇》等。其中最出色的是与审计有关的反腐影视剧,早在1986年到1987年,项俊波创作过国内第一部反映审计工作的多集电视剧《人民不会忘记》。该剧由田壮壮执导,李雪健出演,项俊波本人担任制片和编剧。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饶曙光曾和项俊波合作过多部影视剧。在创作过程中,两人有时会为了剧本的角色和细节争论。“他特别关注人性,注重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对人在面对环境中做出各种抉择的刻画非常到位。”饶曙光这样评价老朋友的文学创作。
项俊波著的书
图书名称:《结构经济学——从结构视角看中国经济》
内容简介:
本书以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三维平衡”为指导,吸收了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理论精华,创新性地构建了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
本书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1992—2007年经济结构失衡程度不断加剧,并向重度失衡转变;中国“失衡并增长”现象隐藏着巨大风险,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挑战。
本书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五大战略:低碳经济型结构调整战略、消费主导型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市场导向型金融结构调整战略、协调发展型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和管理平衡型国际收支结构调整战略。
另外再举两本为例:
《现代金融市场知识手册》由项俊波主编的关于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交易、运行的知识手册。全书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以金融市场的交易为主线,汇集了大量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词条,把艰深复杂的金融市场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描述出来,有益于人们从新的角度认识金融市场、理解金融市场,并学会运用金融市场知识为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服务。
《国际大型涉农金融机构成功之路》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了12家国际大型涉农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经济的实际,借鉴这些国际大型涉农金融机构的成功的机制、模式和技术,提出了加快发展适合我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涉农金融机构,对于我国涉农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难题具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