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物专访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邹锡昌,男,香港昌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64年出生于梅州。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常委、香港嘉应商会永远荣誉会长、广州市及梅州市荣誉市民、广东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副会长、广州市公安干警基金会副会长。
  邹锡昌7岁进学堂读书,十年“文化大革命”没有令他蹉跎岁月,而是坚持自学。1979年,年仅16岁的他不负众望,以当地“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攻读哲学。当时他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一个,也是文革后当地第一个少年大学生,成为家乡方圆几十里的骄傲。
  邹锡昌在班上是年纪最小的,但在思想上,他却不是最嫩的。求学路上的艰辛练就了他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坚强意志和品格,哲学又教会了他缜密地思考、辩证地看待事物、理智地观察社会了解人生。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刚刚走出校门的邹锡昌南下深圳,在蛇口的招商局开始了他的事业旅程。
     邹锡昌很快在深港贸易中觅得先机,靠电子产品贸易,掘到了他事业中的第一桶金。邹锡昌旋即去了香港发展,在香港的几年无疑为他未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当他再一次踏上罗湖桥回到国内时,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到处是机会,但要抓住机会必须得有眼光。一天,一个做进出口贸易的朋友找他帮忙,说有300台电视机正为没有包装纸箱而发愁,希望他想想办法。不久,邹锡昌在梅州的一个朋友也是因为有几百台电视机找不到包装纸箱而着急。一次缺货,又一次缺货,让邹锡昌感到市场正在呼唤自己。后来一打听,办一个纸箱厂约需60万元。这对当时尚未发迹的邹锡昌来说,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然而,他就有这样的胆识,这时,正好二弟高中毕业,兄弟俩一合计,决定干!就这样,在1987年,邹锡昌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投资60万元与人合股经营纸箱印刷业务。这个门外汉开始连原料纸张、装订线、油墨在哪里买都不知道,但却有本事以进“货”为名,到别的公司去“偷师学艺”。结果,他创造了奇迹——3个月回本,半年后投资二百多万元迅速扩展,生意越做越红火。此时的邹锡昌只有24岁。就是凭着这样的眼光,让他在后来进入房地产事业中一次又一次地尝到了甜头。
  1987年,以纸箱生意起家的邹锡昌,迅速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两年后,恰逢深圳组建南油工业区。那时深圳流行国有企业出土地、私人出钱的方式盖厂房。南油工业区下属有个物业公司,就是后来上市的南油物业,有7栋厂房,大约8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寻求合作。邹锡昌以出钱的方式加入合作。
  不到半年时间,邹锡昌盖好了3栋厂房,但受当时一场风波的影响,外商在深圳投资减少,有些楼盘的建设也处于停滞状态。邹锡昌的厂房盖好后无人问津,前期积累的钱全部被套牢了。邹锡昌面临人生第一次严峻的考验,1990年的春节成为他最难过的一个春节,但他坚信改革开放的形势不会逆转。
  1990年3月,形势迅速好转起来,7月后他不但把盖好的6栋厂房都销出去了,而且原来出租的厂房也转为售卖,资金全部回笼。
豪情壮志“中华广场”
  从1990年进入广州开发房地产,在这个行业,邹锡昌堪称先锋。
邹锡昌率领昌盛集团闯入广州的第一个项目是在旧城区开发建设8.5万平方米的天秀大厦和天秀花园。    1993年,天秀花园对外销售,4天售出4亿多元港币,均价达1.3万元/平方米,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广州住宅售价的最高纪录。天秀大厦的写字楼售价也高达1.6万元/平方米。
天秀花园的成功使得那时年近三十的邹锡昌感慨万千,他这时考虑的不是在广州取得多少土地,他要在广州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志性建筑,让自己的地产梦有个坚实的基础。
被业界及媒体称之为“地产英雄”及“第一个吃商业地产螃蟹”的邹锡昌,他的成名作就是广州目前最大的购物中心——中华广场。
  1994年,昌盛集团在广州中山三路烈士陵园对面拿到另一块地,5年后,这块地上矗立起了一个名为“中华广场”的大厦,每日客流量20万人左右,高峰期每日更达60万人。中华广场奠定了邹锡昌在商业地产中的地位,投资12亿元的中华广场市值已达到30亿元,每年还有上亿元的租金收入。
  中华广场已是广州的地标之一,但这个广场也差点成为邹锡昌的“英雄冢”。1997年,“中华广场”施工进入关键时刻,却遇上东南亚金融风暴,香港融资计划告吹,资金链断裂。屋漏偏逢连夜雨,广场施工又因地质问题出现塌方。一时间议论纷纷,甚至有人断言邹锡昌这下难以翻身。此时,邹锡昌再度显露出他的过人眼光。他直觉香港楼市虚火渐消,毅然说服其他董事,将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以2.3亿元买入的两层写字楼以1.8亿元卖出;同时也将自己在半山的一幢价值4000多万元的住宅以3000多万元卖出,集中2亿多资金投入工程。自己一家搬到一间月租2万多元的公寓栖身。为了抗击金融风暴,他把梅州水电站和一些项目卖掉,集中资金保证“中华广场”的施工。同时调整计划,在预留68层楼所需地基后将原来的楼高调整为10层。天道酬勤,1999年,这座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的商业广场封顶后对外销售的商铺,顿时成了商家的抢手货,为昌盛集团带来近7亿元的进账。这一年,中华广场创造了中国商业地产的第一项吉尼斯纪录,在“中华广场”对外销售的1万平方米商铺中,一个临街商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售价达17万多元。
他说:“经过那段艰辛的日子,我终于成功化解了关乎我未来前途的危机。通过这件事,我更相信:靠天更要靠自己!”
  提起中华广场,邹锡昌忍不住露出骄傲的笑容。当时他说,仅中华广场就为8000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他们兴建第二期的甲级写字楼工程,至少还能解决1万人的就业岗位。因此,“我现在虽然累一些,但这些年来,看到一个转角位只是几平方米大的小店,也能养活一家人,而我也为国家交纳了5亿元的税金,总算是为国家做了一点贡献。中华广场这个名字,就是我希望能建成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购物中心。我想,假如人生之路可以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走这条路,我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自胜者强”
  一座偌大的购物中心,邹锡昌留给自己的办公室却只有10平方米左右。整个房间有两处最为醒目:一是左右墙上各一苍劲有力的字幅“自胜者强”、“精心、耐心、修心”;一是他身后的壁橱里陈列着的他为家乡梅州捐赠的证书和纪念牌。就是在此斗室,邹锡昌精心运筹,决胜于千里之外。也许,我们可从中解读到他经营地产的“邹氏兵法”。
  在广州有了坚实基础后,邹锡昌的地产哲学是进军北京,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树立一面旗帜。21世纪的第一年,邹锡昌率领昌盛集团开始了北京之行,他的北京项目名称是海晟名苑,北京的同行并不清楚它的母公司是昌盛集团,一如邹锡昌躲在大陆富豪榜的后面。但2002年销售火爆的海晟名苑却不能让人忽视,销售额达8亿元,这在当年北京所有项目排行中位列第四。总建筑面积29.8万平方米的海晟名苑,已是北京的经典楼盘,东二环边上的优良位置,容积率只有2.98%,绿化率达42%;良好的地理位置,名校近在咫尺,建筑设计是香港王董国际,园林设计是泛亚易道,物业管理是仲量联行,这些合作伙伴均是所在行业中的精英翘楚。
  邹锡昌在地产界成功的一大特点是昌盛集团不急功近利,但决定了的项目就会全力以赴,每一项都做出精品来。昌盛集团虽然在地产业有10多年的经验,却只做了几个项目,而不像别的地产商,一上来就是十几个项目。邹锡昌注重的是质量取胜。精心打造精品工程,是邹锡昌一直以来的经营之道。“据粗略统计,早期进入广州开发房地产的外商大约有50个,后期增加到近百个。到目前为止,早期进入广州房地产的外商仅剩下3个,大部分‘壮烈牺牲’。我有幸没有成为‘先烈’,倒成了‘先驱’,我总结的经验是要‘稳’,要稳扎稳打。我认为,经营房地产入门容易,但要做好并不容易,要量体裁衣,根据自己的实力计划自己的发展,我是务求做一个成功一个,一步一个脚印。”这就是邹锡昌的成功之处。
  2003年,邹锡昌在北京的项目获得大丰收:十大名盘,十大健康名盘,著名豪宅的获奖见诸各大报端;2006年新春伊始,邹锡昌先生又荣获2005-2006年度中国房地产推动力人物奖,昌盛集团旗下的房地产项目——中华国际中心被评为2005-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具价值写字楼及在北京开发的北京海晟国际公寓被评为2005-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具价值国际公寓。

  邹锡昌30岁以前选择了地产作为他的奋斗目标,40岁以前则树立了他的地产丰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在迈向五十知天命的10年,邹锡昌又会做些什么呢?

  昌盛集团将来会一手做地产,一手做工业,这是邹锡昌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所说的。工业项目也是他下一个重点发展的领域。其实他从工业开始起家,选择工业作为集团未来发展的重点,这或许是一种轮回。
  四十来岁的邹锡昌将地产作为他一半的事业,他知道一家企业靠地产是不可能做大做强的。邹锡昌操着哲学思维的指挥棒,引领昌盛集团不断向前。
捐款占个人总资产最高
  几乎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邹锡昌就一直做两件事:拓展事业与回馈社会。他成为“中国房地产十佳商业地产领军人物”,并取得“中国商业地产杰出贡献奖”,可谓名成利就时,他的累计捐款已高达7000多万元(其中为梅州公益事业捐资3000多万元),光中小学校就有12所。2004年,正值他的母校中山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他豪气地捐出2000万元为母校兴建10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在当代中国,他不算是最有钱的,但他是捐款额占个人资产总额最高的一位慈善家。
  邹锡昌如此醉心慈善事业,原来与全国人大常委曾宪梓分不开的。很早邹锡昌就视曾宪梓为偶像,并期望有朝一日可以像曾宪梓一样为国家、为香港、为家乡尽一份力。
    邹锡昌说:“早在我步出校门的时候,就听家乡人讲述曾宪梓爱乡爱国的故事。后来,我加入香港嘉应商会,在会务活动中与曾宪梓博士有进一步接触,亲身感受他的爱国、爱港、爱乡情怀。耳濡目染,我后来也在老家捐资办学,支持医疗卫生,做修路搭桥的工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邹锡昌对看着他成长的家乡长者有一份特别深厚的感情。他对别人说:“每年过年我都会回梅州,除了与我的家人团聚外,我会给村里的几十位老人派红包,多则三百,少则也有一百元。我知道,有的老人家是靠我这些钱过年的,所以,十多年来,即使在我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我也坚持每年给老人派红包,看到老人家开心,我自己更开心。”
  在邹锡昌的精神感召下,他的家人也纷纷加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2002年10月20日,其父邹松发先生,为其母校梅州市乐育中学捐献人民币5万元,修建田径运动场;2003年,邹锡昌及其弟邹信昌、邹群昌,捐资人民币50万元兴建梅州市人民医院“发英桥”,有效地改善了医院附近的交通环境;2006年2月10日,又捐赠1200万元给梅州市人民医院修建住院大楼——发英大楼。邹氏一家可谓是慈善事业一家人。
   回顾过去,他已赚取别人不知要多少辈才能累积到的财富,这个从一无所有到亿万身家的富豪,怎样看待贫与富呢?
   邹锡昌是这样说的:“对穷人我有两句话,一是穷则思变。要肯付出、肯做事;二要穷得有志气、穷得有骨气。对富人也是两句话,一是富人不要为富不仁;二要正确对待手中的财富,适当做一些公益事业。佛家有句话:光中去(捐),暗中来(回报),富人不要怕显富,要大胆地显富,做一些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