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浏览赵氏名人传记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赵杰

赵杰
  

 

    赵杰(1913—1996)又名赵东斌。河南省商城县人。一九二八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四团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宣传队队长,红三十三军第九十九师二九七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红三十三军经理部代政治委员,红五军第四十三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副支队长兼团长,鲁中军区后方军分区司令员,鲁中军区第一、第三、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滨海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旅大市公安总局局长,辽宁军区副司令员,辽北军区副司令员,东北军区坦克第一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师长,东北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兵司令员,沈阳军区装甲兵司令员,第一坦克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父亲是匠人。赵杰命硬,5岁染上天花,几乎不治,靠父亲捉了鲫鱼煮汤将他救活9岁得了重伤寒,眼看不行了,按当地风俗,母亲给他穿了件干净衣服,放在野地里等死,半小时后赵杰哭出声来,不治自愈。12岁开始,他为有钱人家当小长工。赵杰1928年参加红军。1932年,他在红四方面军12师34团通信排手枪队当战士,团长是著名战将许世友。不久赵杰担任团政治处宣传队队长。1933年,他担任红25师73团8连指导员,同年到方面军教导大队学习毕业后,升任红33军99师297团团政治处主任。赵杰能文能武,在全军比武大会上,步枪立姿射击叁发叁中,获优秀奖。1936年1月,红33军和红5军团合编,297团改称5军15师43团,赵杰升任团政委。7月到红大高级科学习。 1937年,党中央为了加强山东的工作,专门派了红军干部洪涛、廖容标(后授中将衔)、韩明柱、程绪润和赵杰到山东,协助山东省委发动群众,抗击日寇,组织武装起义。 10月中旬,山东省委机关由济南转移到泰安,省委书记黎玉在泰安文庙主持召开了紧急会议,赵杰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在徂徕山发动和领导武装起义。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省委组织部长林浩(后授少将衔)。会后,赵杰到泰安六区组织区委,他和程照轩等人走家串户,宣传抗日。程照轩的堂兄程子源是泰安六区区长兼民团团长,敬佩共产党,请赵杰给民团和小学讲抗日形势和游击战术。赵杰在六区发展了党组织,后来和赵杰上徂徕山的有50多人。1938年1月1日,举行了徂徕山起义誓师大会,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4支队。第4支队司令员是洪涛,副司令员是赵杰,黎玉是政委,林浩主持政治部工作。支队成立时只有160多人,省委机关、泰安的部分同志和平津流亡学生编为一中队,赵杰发动的封家庄和楼德村的武装编为二中队。后来大学生刘居英(后授少将衔)带领莱芜起义的队伍来到徂徕山,编为叁中队,新泰县起义队伍30余人编入一中队,其中有北京师范大学的地下党员李伯秋(后授少将衔)。第4支队打的第一仗,是赵杰带了50人去伏击日军,战斗进行了两个小时,击毁日军汽车1辆,毙伤日军10余人。这一仗使第4支队出了名,各地起义武装纷纷来归,第4支队很快扩展到七个中队,近20 00人。 1939年,赵杰担任鲁中南下挺进支队担任司令员,鲁中南下挺进支队在小山战斗中失利。徐向前后来指出:小山战斗的失利,主要是情报工作差,面对敌人的重围不应死守。解放战争时期,赵杰去东北,1945年9月任旅大总局局长,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人民警察队伍。当时为了便于和苏军打交道,用国民党警衔,赵杰是少将警衔。1946年,他担任辽宁军区副司令员,1948年担任辽北军区副司令员。辽沈战役时,赵杰与当面之敌国民党新1军53师师长谈判,促成该部阵前起义,辽北军区部队最先突入沈阳。战争年代,赵杰右手受过枪伤。 1949年,赵杰担任坦克1师副师长。1952年,他入朝作战,历任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副主任、主任、副司令员、志愿军装甲兵第一指挥所副司令员、主任、兼坦克 3师师长、志愿军坦克兵司令员。率部参加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赵杰任沈阳军区装甲兵司令员、第一坦克学校校长。后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赵杰的儿子赵建军是为了越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在越南战争中牺牲的惟一一名红卫兵,北京100中学高叁学生赵建军、武热河与北京56中的高二学生孙智忠、北航附中的瞿少东以及王莒生、李小倩、赵奠军(赵杰的二儿子)、李南下、赵和平、杨锐等10名红卫兵于1966年10月30日下午登上北京至南宁的5次直快,准备到越南南方,参加南方游击战。11月3日到达凭祥,分组穿越边界时,被我边防军拦截,北送南宁途中,赵建军、武热河、孙智忠、瞿少东逃脱,并于11月6日到达河内。经周恩来批准,四人被派到我援越部队锻炼。11月9日,赵建军、孙智忠被分至我高炮 1师316大队2分队,武热河、瞿少东被分至高炮1师302大队2分队。 1967年1月19日傍晚,美军四架F─105飞机掩护20架轰炸机向我阵地扑来,赵建军所在的一班击落一架F─105后,被敌子母弹命中,赵建军壮烈牺牲……他是越南战争中牺牲的惟一一名红卫兵。根据赵建军同志的先进事迹,高炮1师决定,给赵建军同志追记二等功,并按烈士遗愿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67年6月,我高炮1师奉命换防回国,带着击落美机56架的赫赫战绩重新踏上祖国的土地,临行前,他们用打下的美军F─4、F─105飞机的残骸制作了六架飞机模型。回国后,分成叁套:一套送给毛主席,一套送给周总理,一套送给赵杰和他的夫人王华。在同样用飞机残片打造的毛主席像章背面,高炮1师刻上了赵建军的一句诗:“誓把群魔扫,笑迎东风来。”不久后赵建军的兄弟姐妹们相继加入人民军队的光荣行列,其中赵奠军还补入了哥哥生前所在的那个师、团、营、连、排、班。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开始的那天,《解放军报》的社论中有“在越南抗美救国的艰难岁月,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舍得室中暖,甘受青山寒’,为越南南北统一做出了巨大民族牺牲。我们珍惜这种用鲜血凝成的友谊,决不许地区霸权主义者破坏她、玷污她。”各位贤明网友,这段文字中的那句诗就是12年前赵建军在血洒异国他乡的前夜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