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包氏名人传记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分类查看: 全部包氏族人包氏名贤包氏名人传记包氏名人传记

  • 鲍照
    鲍照(约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汉族,东海(今属江苏)人。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详细]
  • 包惠僧
    1921年7月,受陈独秀委派与陈公博代表广州区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一起义后,与中共脱离组织关系。1950年1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研究员、参事。1957年4月起任国务院参事。1979年7月2日病逝于北京。生前撰写了许多回忆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和早期工人运动的史料。1983年5月人...[详细]
  • 包融
    唐诗人,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号吴中四士。张九龄引为怀州司马,迁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子何、佶,世称二包,各有集。融诗今存八首。[详细]
  • 包士通
    [详细]
  • 包令仪
    包令仪,字肃之,北宋庐州人氏。出生于庐州虎山北麓(今安徽合肥肥东原解集乡小包村),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的父亲。他自幼刻苦攻读,于24岁考中进士。当过福建惠安县知县,任过朝廷虞部员外郎,掌管冶炼、茶、盐的生产;又曾做过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留守等。死后,朝廷追赠刑部侍郎。[详细]
  • 包永年
    包永年(1079~1120),字延之,安徽庐州(今合肥)人氏。曾祖讳令仪,故任虞部员外郎,累赠太保;祖讳拯,枢密副使、累赠开府仪同三司,赐谥孝肃;父讳繶,故太常寺太祝。包氏世有显闻,实自孝肃公始。元丰天子念孝肃忠烈,当追荣无穷。诏登绘像,春秋从享,俾若嗣若孙,加以恩赍。于是公之叔朝奉,上章沥恳乞官其...[详细]
  • 包绶
    包绶(1058~1105),又名綖,字君航,安徽庐州(今合肥)人氏。北宋名臣包拯之少子,媵孙氏所生,庶出。包公逝世时,年仅5岁。宋仁宗到包公府上祭奠包公时,悯之,遗表授公将仕郎、守太常寺太祝。服除,加承奉郎,覃恩转大理评事。未几,太夫人董氏逝世,又为之守孝。服除,又加承事郎,初调官任濠州团练判官,公...[详细]
  • 包繶
    包繶(1033—1053),北宋名臣包拯长子,生母董氏,十九岁时娶淮阳崔氏为妻。崔氏是当过三朝宰相的吕蒙正外孙女,因此包家与崔家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包繶因父亲包拯官居高位,自幼便受到特殊的荫补,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获得宋仁宗赵祯钦封为太长寺太祝,但还未上任便于婚后第二年病故。崔氏伤心欲绝,谁知祸不单行,数...[详细]
  • 包拯
    包拯(999—1062),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详细]
19名包氏族人,当前显示第1119个,当前2/2页   第一页 上一页